高雄市為推動智慧城市,協助智慧農業落地,今年延續辦理農產業智慧農業補助,並擴大納入智慧服務,包含芭樂農戶與有機芽菜農戶使用過後都覺得智慧農業很方便,令他們做起事情更有效率。
陳攸羽跟父母親是燕巢第一個取得綠保標章的芭樂農戶,目前種植紅寶石芭樂並預計擴大種植珍翠芭樂,因芭樂田區的灌溉管理及田區間的移動,往往要耗費許多時間,去年經由計畫補助導入智慧農業,透過手機即可遠端控制灌溉,節省灌溉管理的等待時間。
至於生產有機芽菜的余敏仲跟太太林欣樺,以自動化技術生產有機芽菜,為了追求好水質,雖然路途遙遠,仍不惜將占地約300坪廠區設置在大樹區,去年更經由計畫補助投入建置智慧化環控系統,對於廠區因颱風或有突然斷電跳電等突發狀況,系統會及時通知,且用戶透過手機即可讓溫控系統重置並監測是否正常運作,可以節省許多交通往來的時間與避免夜間及颱風天出門的危險性。
高雄市農業局長張清榮說明,高雄首開地方政府之先,開發「高雄農來訊」提供農民免費智慧服務,並推出智慧農業補助計畫,去年已輔導16個願意投入的農友導入智慧農業。
經由意見蒐集,今年也將智慧服務納入,擴大服務類型,希望能協助農民數位轉型,並減少產銷履歷登打時間,請農友可以多加利用,並歡迎填報需求調查表單,後續農業局也會辦理相關媒合及說明會,希望讓更多農友能經由智慧農業協助減輕農務的負擔。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