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機公司1979年啟用,2010年公司化,是交通部百分之百持股的公司。惟受到疫情、邊境管制等影響,2021年入出境旅客僅90.9萬人次,寫下歷年新低,相較2020年大幅下挫87%,也衝擊機場服務費收入及非航空收入權利金。
桃園機場公司副總經理洪玉芬表示,目前有規劃多元籌資方案,包含調整費率、政府增資等;過去政府有幫忙,如2022年預算中民航作業基金撥給桃機公司9億元,另一方面,疫情之下,桃機也無法向廠商調整費率。
她說,桃機公司會按照資金需求規劃,其中「公司債」也在範圍內,但還有相關手續要完成,目前仍先向銀行借款。過去2020、2021年桃機公司分別虧損19億元、31億元,加上2022年立法院的預算書估計為61億元,累積將達111億元。
她強調,虧損與借錢不同,目前桃機公司已經借款逾70億元,到3月恐來到100億元。
桃機公司若要發行公司債必須先經由交通部同意,再報行政院。「這個是國家的事情,不是桃機公司一個人的事情」,交通部常務次長祁文中指出,不管桃機公司是要向銀行融資,還是國家增資,都由桃機公司研擬財務計畫後向交通部討論,交通部會全力協助,這是我國主要國際機場,不會有倒閉問題。
他表示,桃機公司目前有很多建設正在進行,第三航廈、第三跑道等重要建設都同步展開,接下來達到經費支出的高峰期,目前是推算未來一年資金運作會有一些困難,是可以預判的情況。
他說,疫情進入第三年,桃機公司、桃園機場工作團隊都很辛苦,因為旅客減少,大部分的收入都沒有了,還得承擔防疫工作、照顧機場工作人員。希望桃機公司可以研擬哪些部分是需要國家協助的,可以提具體方案,交通部十分重視此事,也希望讓把機場做好,迎接疫後市場。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