趕在寒流來襲前,嘉義縣布袋好美里一帶的文蛤池先行收成文蛤。(張建成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趕在寒流來襲前,嘉義縣布袋好美里一帶的文蛤池先行收成文蛤。(張建成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趕在寒流來襲前,嘉義縣布袋好美里一帶的文蛤池先行收成文蛤。(張建成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趕在寒流來襲前,嘉義縣布袋好美里一帶的文蛤池先行收成文蛤。(張建成提供∕呂妍庭嘉義傳真)

入冬首波最強寒流來襲,嘉義沿海養殖漁民全面戒備,紛紛透過搭防風棚、加深池水和注入豎井水等方式替養殖水產禦寒,雖氣象預報嘉義沿海最低溫頂多10度上下,且越冬魚塭多已收成,嘉義縣政府農業處漁業科仍聯繫虱目魚加工廠,隨時啟動預防性收成及受災搶收機制。

漁業科長張建成說,虱目魚、金目鱸和台灣鯛都是不耐寒的魚種,由於去年入冬至今的天候穩定,養殖戶按期程收成,多處魚塭已淨空,就算是混養虱目魚的文蛤池大多數已收成,這幾天沒看到搶收情況。

雖然越冬池不多,張建成指出,有了2016霸王級寒流前車之鑑,淺坪式虱目魚養殖戶仍對寒流嚴陣以待。在布袋鎮新塭放養虱目魚的洪姓漁民這兩天除在魚塭北側搭架防風棚,也引進大排、潮溝的水,將池水加深,讓水溫較不容易散失,水車打轉率也降到最低,如低溫持續,將抽井水提高水溫。

張建成說,寒流今來襲,且會有較長時間的溼冷,是挑戰也是考驗,針對容易受寒害虱目魚,縣府已連繫新塭一帶虱目魚加工廠,啟動預防性收成及受災搶收機制,避免寒害損失或不幸發生寒害時助漁民減輕災情。

#虱目魚 #魚塭 #寒害 #收成 #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