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對烏克蘭發動侵略戰爭,國民黨前主席洪秀柱表示,在俄羅斯、烏克蘭與北約之間,到底誰是「入侵者」和「受害者」,絕不是由我們說了算,更不須迫不及待地衝上前線,扮演「抗俄制裁」的急先鋒,反觀台灣,若將未來全然託付給美國這樣的盟友,是萬無一失的選擇嗎?

洪秀柱反問,俄烏的衝突一觸即發,這段時間觀察台灣及西方媒體報導,大多都是由同一個視角出發,也就是「譴責俄羅斯、同情烏克蘭」,而台灣在這場本可避免的衝突當中,學到了什麼教訓呢?

洪秀柱指出,國際地緣政治學者曾提出「地緣政治三鐵律」,第一,沒有一個大國會容許它週邊有敵對勢力的存在;第二,當一個大國必須在「本國重大利益」和「國際價值觀」之間做選擇時,他們必會選擇前者;第三,小國必須對週邊大國在地緣政治上的重要利益時時保持敏感。

洪秀柱說,今天俄烏衝突以及北約的態度,就是這三條鐵律的血淋淋見證,這兩天她看完俄羅斯總統普丁在21日的公開談話,她認為台灣每一位政治人物在任意撻伐「入侵者」、與同情「受害者」的同時,都該負責任的進一步理解俄烏的歷史,以及北約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她表示,從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受到的國際制裁是屢見不鮮,但俄羅斯與北約之間的地緣政治衝突如何解決?烏克蘭問題從中得到了緩解嗎?世界秩序得到重整了嗎?「制裁」僅僅帶來更多的貧窮、不安、饑饉,而非溝通、磋商或者平等對話的機會。

她特別注意到普丁在他的談話當中提到:「1990年,美國向蘇聯領導層承諾,不會將北約的管轄範圍或軍事存在向東延伸一寸。如今,只要看一眼地圖,就足以看出西方國家是如何『遵守』阻止北約東進的承諾的。俄羅斯簡直就是被騙了!我們接連面對了五波北約擴張潮!」

她接著說,俄羅斯沒有和平解決問題的誠意嗎?普丁說:「早在2008年,俄羅斯就提出了締結歐洲安全條約的倡議...然而,我們的提議被拒絕了。」同時他也強調,去年十二月,俄方再次提交了一份關於安全保障的條約草案。這個舉措不但沒有被國際媒體重視,相關的國家也只是擱置不理。

她指出,國際政治不該是非黑即白的零和賽局,與烏克蘭有正式邦交關係的美國,至今仍明白告訴國際社會「不會派一兵一卒」,而烏克蘭心心念念想獲取入場券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目前的動作也僅止於制裁和譴責。

她質問,無論台灣在國際地位到底有多少份量、又與美國利益有多大幅度的重疊,將台灣的未來和生路全然託付予這樣的「盟友」,是萬無一失的選擇嗎?無視地緣政治的現實面,一意孤行的「親美」到底,難道就真的體現了正義和良善嗎?

#俄羅斯 #北約 #烏克蘭 #洪秀柱 #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