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前國務卿蓬佩奧訪台將劃下句點,台灣民意基金會董事長游盈隆表示,蓬佩奧說「美國應立刻在外交上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且享有自由的國家」,是在主張美國應採取「兩個中國」政策,放棄「一個中國政策」,「坦白講,出自他的口,這是石破天驚的言論」。

游盈隆今指出,蓬佩奧此趟台灣行感覺如何?對這位愛台灣且備受台灣人尊敬的前國務卿而言,恐怕是「寒天飲冰水,點滴在心頭」。

他說,四天旅程出現兩個插曲,都令人錯愕。3日早上晉見蔡總統,因全台大停電迫使總統府取消網路直播,這種事情發生的機率幾乎是零;另一個是4日「訪台記者會」,不接受記者現場提問且倉促提早結束,引起媒體反彈,英國每日電訊報記者形容「這不是記者會」。

他指出,蓬佩奧這次台灣之行由蔡政府一手安排和掌控,公開行程緊湊,馬不停蹄拜會總統、副總統、行政院長、立法院長、外交部長、國防部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蔡政府大員輪番上陣殺掉蓬佩奧此行絕大多數時間,而且明顯流於形式,犯了形式主義的錯誤,看不到台灣社會所期待真誠熱情的對話與交流,令人大失所望。

蓬佩奧此行有沒有牽涉「商業利益」?他說,這是個奇怪且尷尬的問題,難怪蘇貞昌直說「沒禮貌」。美國卸任國務卿或副國務卿轉行開公關公司不是秘密,最負盛名的莫過於季辛吉、布里辛斯基、阿米塔吉等,蓬佩奧卸任後成立基金會或公關公司應也不足為奇。

他說,美國華府的卡西迪公關公司,當年國民黨政府透過該公司成功讓李登輝前總統到康乃爾大學演講,大談「身為台灣人的悲哀」,引起海內外震撼,出口轉內銷,造就一次空前成功的元首外交。

他認為,蓬佩奧現在雖已卸任,但仍是當前美國政壇炙手可熱的紅人,歷任美國國務卿就算他對台灣最友善,台灣政府或民間企業本就應珍惜這層關係,只要合情合理合法,多用點心是值得鼓勵的。

他說,有一件事情特別值得注意,4日蓬佩奧在自己臉書發文指出「美國應該立刻在外交上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且享有自由的國家。」這一番話刻意選擇在自己臉書發表,有其深意。

他說,台灣人應注意的其譴詞用字,中華民國括弧台灣,而不是「中華民國台灣」。但在當天早上,他在遠景基金會安排的演講,透過國內媒體報導,卻變成「美國應外交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自由主權國家」,政治意涵有明顯不同。或許蓬佩奧早已有所警覺,但入境隨俗,敷衍兩句讓主人高興,也不無可能。

他還提到,當蓬佩奧說「美國應立刻在外交上承認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且享有自由的國家」,他是在主張美國應採取「兩個中國」政策,但部分台灣媒體反而凸顯「中華民國台灣」,大概是狗腿慣了。中華民國台灣,是最近蔡政府的最愛,但明顯缺乏民意支持。

他分析,蓬佩奧這次在自己臉書用「中華民國(台灣)」的稱謂,是中規中矩的用法,比較符合常識,因為從一個相對的角度而言,今天的國際現實是「中華民國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台灣」,而較非「台灣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名字叫中華民國」。的確,台灣是一個事實上的主權獨立國家,未來也沒必要再宣佈獨立,但若不更改國號,台灣就永遠不是一個名實相符的主權獨立國家。

他表示,四天台灣旅程就這樣過去了,這是愛台灣的蓬佩奧有生以來第一次和號稱本土政權的民進黨蔡政府決策核心面對面交談,或許不完全是「乘興而來,敗興而歸」,但心中勢必留下難以言喻的古怪感覺吧。

#台灣 #蓬佩奧 #游盈隆 #美國 #主權獨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