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到伊朗核協議談判受阻,旗下原油重返國際市場的時間點往後延,加上歐美各國打算停止進口俄羅斯原油,使得這兩天國際原油價格飆漲,創下2008年以後的新高。專家認為,如果俄羅斯的石油出口被切斷,將使國際油市出現至少500萬桶的缺口,代表著油價可能會從每桶100美元翻倍至200美元,且若狀況遲遲未緩解,所有供應鏈受影響的程度也越高。
路透社報導,布蘭特原油期貨周日一度飆漲17.8%至每桶139.13美元,西德州(WTI)原油也上漲至130.50美元左右,雙雙寫下2008年7月後的新高水準,當時布蘭特原油以139.13美元寫下最高價紀錄,西德州原油最高則是達到147.27美元。
這兩天國際原油價格暴漲,主要是俄羅斯要求美國保證,因烏克蘭衝突而發動的經濟制裁不會波及其與伊朗的交易,加上大陸也對伊朗核協議有不同看法,使得伊朗與歐美各國的核協議談判,解除對伊朗石油的制裁出現變數,伊朗旗下原油重返國際市場的進度延後。
對此,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強調,「因俄羅斯入侵烏克蘭而對發動制裁,與我們和伊朗談判的核協議無關。」與此同時,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表示,美國及歐盟正探索禁止進口俄羅斯石油的可能,白宮與國會主要委員會正商討加強禁令可能性。
由於俄羅斯每天出口約700萬桶的原油,約占全球供應量的7%,受到上述兩項因素的衝擊,油價飆升至歷史高點附近。美國銀行分析師認為,若歐美禁運俄羅斯石油,將使得全球油市出現至少500萬桶的缺口,代表油價可能從100美元翻倍至200美元。有不具名的分析師也提到,就算伊朗達成核協議,伊朗也需要花數個月的時間才能讓石油進入市場。
能源專家、IHS Markit副董事長Daniel Yergin認為,原油價格受到外部因素干擾,「目前並不是因為石油跟天然氣本身的狀況而出現制裁,而是石油正受到不想接收它的國家與港口的制裁,若狀況持續的時間越長,供應鏈受影響的程度就越高。」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