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末,中國全國政協及人大會議在全球關注中登場,中國政府在兩會上將今年經濟成長率(GDP)目標設定為5.5%,赤字率約2.8%,並安排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發行3.65兆元人民幣。林鴻益指出,兩會指明了政策著力點和經濟增長目標,為陸股全年結構性機會提供重要參考。且這次公布的中國財政刺激規模,也比去年要大,成為中國達成經濟成長目標的底氣。
近期得益於需求回暖,中國經濟數據也有明顯好轉。據統計,2月中國官方和財新製造業PMI雙雙回升。2月非製造業PMI也升至51.6。林鴻益分析,這顯示穩增長政策正逐漸向實體經濟傳導,而非製造業PMI則是受惠於建築業活動升溫,專項債資金加快落實,帶動基建投資需求持續釋放。
另外,陸股當前評價已經相對便宜,具低評價優勢,且下調空間有限。林鴻益表示,目前A股大盤本益比(PE)已低於16倍,落在2010年以來的中位數附近,更接近長期估值底部。而今年上證指數企業獲利預計將持續成長,去年淨利年成長為32%,基期墊高的情況下,今年預估成長率仍有12.8%。
林鴻益指出,投資題材上,中國以內外雙循環、科技自立自強為目標。科技自主領域以及擴內需、促消費將是未來經濟發展關鍵,會關注國產替代的半導體及新能源等具趨勢題材。以太陽能產業為例,目前中國有些地區的太陽能發電成本已低於火力發電。在火力仍佔中國發電量超過七成的情況下,未來太陽能發電存在巨大替代商機。而高端消費及外資長期流入的各產業龍頭,也持續為長線看好方向。
林鴻益表示,積極的財政刺激,加上穩增長的主旋律,今年中國貨幣政策將與各國反向,進行貨幣寬鬆。待海外市場擾動告一段落,A股有機會逐步迎來階段性修復行情。建議投資人靜待戰爭帶來的風波平息,並把握機會分批進場,累積長線投資資本。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