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大學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聯同另外兩名港大學者撰文,提出若新冠疫苗接種率超過9成半,便可逐步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他們亦建議,家庭條件適合的輕症患者可留家隔離,毋須堅持送入社區隔離設施,並應該儘早恢復國際往來航班,因現今香港已經有逾70萬病例,形容輸入個案的影響是「微不足道」。

文章指出,香港未有吸收其他地區的經驗,軟硬體均不足以應付新冠患者幾何級數增長,其中安老及身障院舍的準備最為不足,但Omicron變種病毒的傳播速度太快,即使「亡羊補牢、全速接種」,亦未能立竿見影。不過他們認為,仍要加緊為長者及長期病患者接種疫苗,為「後疫苗浪」或第6波疫情作準備,接種策略亦應由被動轉為主動上門。

袁國勇其後在電台節目補充,9成半接種率是基本,若達99%,即僅約5萬人未接種,認為香港13間醫院的急症室應對未來的疫情應該綽綽有餘。他表示,目前為長者接種疫苗的問題最大,因為大多長者是獨居或患長期病患,未必接收到資訊,但相信政府的上門打針措施有幫助。

文章按醫院管理局全體員工每日進行抗原測試的數字推算,估計香港至少有142萬人染疫;至於是否推行全民檢測,他們指若未準備好各項配套,個案追蹤能力及隔離設施又未能應付海量個案,即使完成全民強制檢測,第五波也很大機會復發,令市民再次失望。

他們提到,第5波疫情的尾聲仍能每日增逾數千例確診個案,而且可持續數月,呼籲市民緊守防疫措施,戴兩個口罩並保持社交距離。

#新冠肺炎 #接種率 #香港 #社交距離 #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