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拜登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3月18日電話會,針對俄烏戰事說明各自立場,前民進黨立委沈富雄今天建議,「拜習會」後何不繼之以「蔡習會」,如以相同模式舉行「蔡、習」或「習、蔡」會議,可以繞過多年來有形、無形的多種障礙而取得某種共識。
沈富雄在臉書指出,拜登與習近平的視訊通話,各取所需,不算成功,但也沒有失敗,建議以相同模式舉行「蔡習會」。至於採取的模式,在名稱方面,用「海峽兩岸雙方領導人視訊會議」;參與人是一方領導人蔡英文,另方習近平(次序依發佈方領銜)。
在議題方面,他建議討論三個部分,一是認知拜、習會給對方設定有關台海紅線的相關事宜,拜登主張反對單方面改變現狀,含反對台獨,習近平則是反對掏空「一中」原則;二是進一步台灣中立化,非軍事化之可能性,及相關之安全保障;三是後續召開中、台、美、日四方會議的可能性。
他說,台灣與烏克蘭並非完全相似,但以目前浮現的俄、烏雙方和議條件,當初並無理由非動武不可,同一道理,有關台海美、中雙方所設定的紅線多年來並無改變,兩紅線之間亦多迴旋空間,如認為化干戈為玉帛的可能非完全絕望,則何妨循此次拜習會之例一談,而且一旦談開了,不妨從此常談,對彼此及相關各方都將蒙受其利。
沈富雄表示,在台、美、中的三角關係中,與其成為被討論的標的,不如自己成為討論的主角。「共機可以一天到晚來,為何這樣的會不能開?見面三分情,開會總比開飛機省油、省錢、省事、安人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