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治二、三期人口成長迅速,社區大樓林立,人車多要沿東西向的豆子埔溪邊道路遶行,縣府興建兩座跨溪橋樑後,再投入3210萬元新建「莊敬三橋」,銜接勝利七街與勝利八街,8日由縣長楊文科、立委林為洲等人熱鬧通車,喜迎南北路網更完善。
楊文科表示,為改善縣治二、三期聯絡道路,中央補助2535萬,縣府配合674萬元,新建莊敬三橋貫穿豆子埔溪,打通後銜接十興里和北興里,讓當地民眾交通不要再繞行,也能緩解勝利七街、八街交通壅塞問題。
立委林為洲表示,該橋樑量體雖小,但在中央與地方合作下,解決過去莊敬三路「無尾巷」的困窘,成功打通交通任督二脈,為地方帶來良好效益。
工務處養護科長張淇銘簡報指出,新闢的莊敬三橋採單跨鋼板梁橋,橋面寬度16米,橋長22.8米,雙向二車道配置,樑底採豆子埔溪洪水位加高設計,以達到洪水位不溢堤效果,並於兩側各設置3.25米人行道,塑造以人為本的城市空間。
居住鄰近社區大樓的陳姓民眾表示,附近社區大樓居民很期待再興建1座跨頭子埔溪的橋樑,終於完工通車,民眾前往交流道和竹北大遠百的道路更順暢。2位推娃娃車的婦女說,橋樑有人行步道,往返勝利七街、八街不用再遶道,真的很方便。
地方民代和十興里和北興里民眾倡議,在莊敬三路興建跨越豆子埔溪的「莊敬三橋」,銜接勝利七街與勝利八街,解決周遭交通繞行及壅塞問題,縣長楊文科裁示工務處興辦,工程在去年2月動工,經1年多時間完工,8日通車典禮,宣告竹北南北路網更完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