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爆發至今已3個月,戰火中的烏克蘭難民逃往何方是非常困難的選擇,戰爭爆發初期,俄國所提供的「人道走廊」將難民的目的地設在俄羅斯或白俄羅斯境內,這些難民的命運是如何?紅十字會志願者沃拉迪米爾(Volodymyr Khropun)的經歷可能透露了些許,他被俄羅斯俘虜後,被視為囚犯遭到審訊和毆打,才在最近到達札波羅熱。

BBC訪問了沃拉迪米爾。他回憶3月18日,自己駕駛一輛校車前往基輔西北約40公里的科扎羅維奇村(Kozarovychi),疏散被困在那裡的一些平民。然而,當他試圖說服俄羅斯士兵讓他通過檢查站時,俄軍拘留了他。

在最初的幾天裡,他和其他40個平民被關在附近村莊的一家工廠的地下室裡,大約28平方公尺。。

「俄軍把我們當成犯人,我們被步槍毆打、拳打腳踢。他們蒙住我的眼睛,用膠帶綁住我的手。他們還用電擊槍來刑求我們,不斷詢問有關烏克蘭軍隊的動向。

「我還記得其中一名審訊我們的士兵非常年輕,幾乎是個孩子,但他可一點也不仁慈,他喜歡把電擊槍打在人們的脖子、臉、膝蓋上,他玩得很開心。」

在烏克蘭被關押近一周後,他們被矇著眼送往白俄羅斯。沃拉迪米爾說:「他們以為我看不見,但我的矇眼布比較薄,我到了我們經過的幾個村鎮,伊萬基夫(Ivankiv)、車諾比爾(Chornobyl),然後越過邊界進入白俄羅斯。

到白俄羅斯以後,俄軍發給他們身份證件,內容有點特別,沃拉迪米爾的出生地描述為「烏克蘭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這是1991年蘇聯解體前,烏克蘭在的舊名,或許這是俄羅斯的野心?

沃拉迪米爾說,之後被帶到一所監獄,又是各種酷刑,他們羞辱我們,要我們跪下,強迫我們擺出不舒服的姿勢。如果我們瞪著他們的眼睛,就會遭到毆打。如果我們做事做得慢,也會被打。

「相似遭遇的還有72人,我們互相鼓勵,互相支持。有人笑說,我們穿越了,從21世紀被傳送到了16世紀。」

拘留兩周後的4月7日,沃拉迪米爾被帶出監獄,他與其他3名烏克蘭女難民搭飛機送到克里米亞。一路上,女子告訴沃拉迪米爾,她們也遭到了相似的毆打。他們不知道自己被帶到了哪裡,但經常聽到士兵們用「交換」這個詞。

之後他們從克里米亞被帶到扎波羅熱外32公里處,才知道他們被當做交換戰俘的籌碼,那是 4 月 9 日,他們花了兩天時間才到達烏克蘭控制區。

沃拉迪米爾說,他正努力回憶這些經歷,讓全世界都都知道這樣的故事。

文章來源:War in Ukraine: Ukrainians deported to Russia beaten and mistreated By Yogita Limaye

#沃拉迪米爾 #烏克蘭 #難民 #白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