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於六甲區舉辦節水雜糧大豆示範種植觀摩,到場農友踴躍。(台南農改場提供/劉秀芬台南傳真)
台南區農業改良場於六甲區舉辦節水雜糧大豆示範種植觀摩,到場農友踴躍。(台南農改場提供/劉秀芬台南傳真)

政府推動水資源競用區「大區輪作」制度,對於不種稻改種綠肥、景觀作物的農友,給予轉作獎勵及節水獎勵,台南六甲區原本一期作約有1000多公頃申報種水稻,今年一期有550多公頃配合休耕,台南農業改良場也於六甲區示範種植大豆,3日舉辦觀摩會,吸引60多名農友參加,對改種大豆都很興趣。

農改場表示,大豆是省水省工雜糧,為推廣大區輪作制,於今年首次實施大區輪作區的後壁與六甲區示範種植大豆、硬質玉米、釀酒高粱,主要是因此後壁與六甲種植稻米區較大,受影響的農民也較多。

農改場配合兩地特性,選擇種植不同品種的大豆,例如六甲區,因合作農友希望能省水省工,節省噴藥次數,因此六甲區示範田則採用豐產、抗白粉病的大豆台南10號,蟲害減少,噴藥次數可減少。後壁區大豆採用高雄選10號,豆香味較濃,是一般市場較受歡迎品種。

配合施作的弘昌穀糧生產合作社表示,農友於二期作種植大豆都有經驗,一期作因為收成季亦遇到梅雨季,因此較無人嘗試;主要的問題是,為搶在梅雨季前採收,要1月中旬播種,今年就遇到2月低溫多雨,延後生長速度;此外,各區田間土質排水性不同,農友也要先把排水做好。

有部分農友表示,今年申請節水獎勵後,也不知明年政策會如何變化,如果可以持續給予輪作節水獎勵,一期作改種雜糧也是不錯選擇,不過大家也都在看下半年二期作配合休耕面積,觀察稻作4選3成效。也有青農表示,租來的田都是就算休耕或改種雜糧,收益如何與地主協商,還是希望政府有明文規定。

此外,弘昌穀糧生產合作社表示,農友一期作若有意改種大豆,契作主會全力配合技術指導,也會議價收購,不用擔心銷路。

#農友 #大豆 #六甲區 #輪作 #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