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民眾黨立法委員邱臣遠、立法委員高虹安與立法委員張其祿,邀請台灣餐飲業聯盟理事長李日東及中華民國補習教育協會理事長賴義方召開記者會,痛批疫情大爆發以來,產業面臨寒冬,政府的振興補助卻未能及時到位,要求政府滾動調整紓困政策,以符民眾實需,並嚴格遵守財政紀律,維持財政收支平衡。

邱臣遠表示,現在疫情仍在高原期,百工百業都非常蕭條,然而這次以「振興」替代「紓困」,業者卻抱怨看得到吃不到。像是旅行業受三劑令重創,光是五月份就取消超過1.6萬團次,雖然交通部推出6.8億的特色團遊補助,但目前只補助了2000多萬。

邱臣遠說,國道客運載客量崩跌40%,雖然已編列5億振興額度,卻尚無具體補助計畫;餐飲業行銷補助主要是針對小吃店業者,對於大型餐飲業者卻毫無計畫。另外,還有數萬家的「補教業、課輔業、健身業、托兒所、幼兒園及計程車」亟待政府紓困。

高虹安認為,經濟部最新統計四月餐飲業的營業額只有620億,比起去年同期減少了38億,年增率為-5.77%;主計總處公布四月的消費者物價指數,外食費用更比去年同期也增加了5.56%。

高虹安指出,過去兩年業者雖然積極配合政府的防疫政策,但是在通膨惡化、疫情更加嚴峻之下,仍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現在業者需要的是救命錢,原本的行銷補助方案固然立意良善,但也應該考量營運補貼的可行性,讓特別預算達到最大的效果。

張其祿強調,經濟部對餐飲業改成行銷補貼,截至5月20日,已突破6千件申請案額度,逼近紓困預算餘額,凸顯整體的防疫及經濟復甦,面臨資源分配困境。中央政府對於防疫及紓困特別預算,先前未優先應用於疫苗準備、快篩採購、兒童防疫照護,振興更未精準投放到受疫情嚴重衝擊的目標族群,大撒幣被視為「政策買票」,彰顯蔡政府欠缺遠見。

#振興 #補助 #餐飲業 #業者 #立法委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