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北約(NATO)可能進一步東擴走向亞太的趨勢,上海社科院上合組織研究中心主任潘光表示,受限於現行規定,包括日、韓在內等有領土糾紛的亞太國家,目前想加入北約仍有難度。但潘光呼籲,中國在面對事態發展,最好的策略即將北約組織與其成員國區別對待,同樣也應將歐盟成員國與歐盟組織區別對待,畢竟兩個組織的個別會員國,諸如德、法當前仍與中國保持良好密切關係。
潘光指出,北約確實是想把某些亞太國家也納入其中。但從目前來看,北約的規章制度中有一條使吸收亞太國家不太可能,即新加入的成員不能跟周邊國家存在領土糾紛。
潘光解釋,以最常被點名的日本和韓國為例,日韓兩國之間就存在領土糾紛,日本和中國有釣魚台列嶼爭端,韓國和朝鮮之間也存在問題,雙方甚至可能會爆發戰爭的。所以從這點上來看,日本、韓國是不可能加入北約的。
他還稱,美國在亞太還有三個盟國,菲律賓、新加坡、泰國,所謂的盟國是雙方有真正軍事條約的。泰國可能加入嗎?不可能的,泰國跟柬埔寨也有邊界爭端,新加坡更不可能,因為它一貫主張不要在中美之間選邊站,菲律賓新任總統小馬可仕,跟中國之間也有淵源,況且菲與中、越等國也有海上爭端。
潘光直言,北約內部的矛盾非常複雜。北約現在最實際的做法,就是不要再擴大了,越擴大越麻煩。一旦芬蘭和瑞典加入,會有很多後遺症。但退一步說,就中國而言,即便芬蘭和瑞典加入,也不必大驚小怪。其實,中方和很多北約國家關係不錯。
潘光強調,中國的作法應該堅持兩個「分開」,即把北約與北約成員分開,把歐盟與歐盟成員分開。對於北約這個組織本身,中國一直是強烈反對的,但是,北約成員國就有區別。其實匈牙利,羅馬尼亞等中東歐國家與北京關係都不錯,即便是正在申請加入的芬蘭和瑞典,兩國的企業在中國市場也有很大商機。
他也說,同樣的,對待歐盟,中國也應該有所區分。歐盟整體上跟中國關係一直很好,而歐盟成員國裡面有很多國家跟中國的雙邊關係甚至更密切,如德法義荷比盧等創始成員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