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梅雨季前後雨量不少,造成雲林縣幾乎全面性農業災損,除了田間收成大受衝擊,沿海的魚塭也因水質變化,有些文蛤池暴斃6至7成,雲林縣長張麗善接獲陳情,今(13日)陪同水試所人員勘災,初勘已達現金救助標準。
雲林縣養殖文蛤的魚塭面積3442公頃,占全台4成,其中台西鄉1546.9公頃、口湖鄉1303.3公頃、麥寮鄉484.4公頃、四湖鄉108.2公頃。
漁民反應因連續霪雨造成養殖文蛤損害,影響養殖產量,雲林縣府農業處13日邀集農委會漁業署、水產試驗所、口湖鄉公所、雲林區漁會、雲林縣養殖漁業發展協會辦理現場勘查。
張麗善表示,今天來看發現文蛤損失非常高,大概達到七成,可能還會有延遲性的災害,未來可能全軍覆沒,整池沒有用,現勘結果是達到天然災害救助標準,每1公頃應該救助11.5萬元,希望農委會盡快核定,讓農民及早重新養殖。
水試所研究員表示,梅雨季節天氣變化太大造成環境影響,很多文蛤受不了,損失大概6至7成,已經達到天然災害救助標準,有災損的漁民要去公所申報,公所再報到縣政府,送到漁業署公告。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