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台灣燈會在台北,台北市長柯文哲今年3月拍板,燈區範圍納入東區商圈,面積由95公頃擴大至180公頃,北市觀傳局向議會要求追加8000萬預算,用於電力設備。議員質疑,面積擴大1倍後總經費竟不變,難道要把燈的距離變長,還是給下任市長再次追加預算?對此,觀傳局表示,燈會總經費維持5億,盼與東區商圈合作,商家自發性參與妝點燈飾。

台灣燈會明年2月5至19日在台北市舉辦,以「光、源、未來」為主題,範圍包括忠孝東路涵蓋東區商圈,串聯國父紀念館、松山文創園區、台北大巨蛋、信義商圈,最南到四四南村,4大展區有1座主燈、6座副燈,面積達180公頃。

北市議會教育委員會今審查觀傳局提案追加8494萬預算,局長劉奕霆說明,為振興東區產業,納入東區後,場域範圍由95公頃擴大至180公頃,盤點燈區所供電容量飽和,需追加經費8494萬,用於場地整治及電力設置,請議會同意支持墊付。

新工處補充,松菸因本來電力就不夠,將提供永久電力,減少一次性使用需求,另在既有公園增加台電配電箱,也可留下來使用,而忠孝東路部分商家不能增設設備就租借發電機,另外將公有建築的配電室引電,如市政大樓引電,避免深挖管線。

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游淑慧表示,很難理解為什麼95公頃變180公頃,都只需要5億元,到底是原本浮編,還是要把燈的距離變很長,讓燈飾變得稀落?否則有多少面積、需要多少燈都可計算出來,還是要下一任市長上任後,又要追加預算?要求補充資料再審議。

對此,劉奕霆指出,過去各城市舉辦的燈會預算約為5億元,燈會總經費維持5億元,且還會有企業贊助,目前追加8000萬電力預算,其餘燈飾部分,本來就希望與東區商圈合作,歡迎商家自發性參與妝點燈飾,電力則由北市處理,幫忙拉電、配電等。

觀傳局觀光發展科長洪梅雲指出,會在5億預算內去做燈,重新分配燈飾,忠孝東路的廣場、空地將新增主題燈區;預計明年1月10日測試,中央燈區今年11月進場,北市燈區12月12日進場,因此11月以前要把電力做好,電費跟場地要花最多錢,無法等到12月審預算,因此要求追加預算墊付。

#公頃 #預算 #燈飾 #電力 #面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