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北唐山爆發燒烤店毆打事件引發大陸輿論關注,也讓地方治安問題被密切關注。但一部不走傳統頌揚基調、描繪地方員警值勤百態甚至基層無奈的《員警榮譽》戲劇,也進入大眾視野並大獲好評。從剛開播時在豆瓣評為7.7分,之後逐步走高到8.1分、8.3分,直到大結局時已達8.5分,甚至讓「#員警榮譽 哭麻了#」一詞登上微博熱搜。
從鳳凰網指數的5月劇集榜單中,也可看到《員警榮譽》奪下榜首,被認為作為一部軟性的大陸主旋律題材作品,《員警榮譽》直面現實,呈現基層社會矛盾。作為主角的員警人物刻畫上,也沒有走傳統「偉光正」套路,反而是通過有缺點的主角成長與救贖來詮釋「員警榮譽」的意義。
平時多數看到的大陸警察題材戲劇,出現的都是刑事案件,例如牽涉人命、還有警方與犯罪分子間的鬥智鬥勇、充滿戲劇性。但該劇編劇趙冬苓指出,到基層取材時發現,員警的基層當中以民警占很大部分,實際上民眾找員警處理的幾乎都是雞毛蒜皮的小事。
大陸影視自媒體評論認為,《員警榮譽》在題材上突出差異化,將目光聚焦在城鄉結合部的一個基層派出所—八里河派出所,並經由4位年輕員警的見習期與民警處理的各種大小事件,一窺大陸基層社會的模樣。
例如在一般類似戲劇中,就是一貫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但《員警榮譽》把「現實不是這樣的」的人生真實面搬上螢幕。例如劇中有名老人遛狗不牽狗繩把小孩嚇壞了,卻反而訛詐起小孩的家人,之後老人的家人還不斷騷擾對方。
但劇中員警的處理方式反而是勸被害一家人搬出去一段時間、避避風頭,甚至之後更建議這家人和解,不要去追究訛詐老人與其家人的責任。
這跟過往員警就該充滿正義、維護法紀的形象截然不同,凸顯的是大陸真實基層的工作方法,能就地調解的矛盾就化解掉,盡量不把矛盾擴大走法院。雖說好聽叫「情、理、法」融合,說難聽點就是「和稀泥」,但劇情安排的關鍵就是直面大陸地方基層的治安管理的複雜,甚至揭示一些「潛規則」。
就有自媒體評論,該劇對人物的刻畫,不是傳統「偉光正」的套路,因為發生的都是日常生活,描繪的也都是日常所見,反而讓觀眾能看到自己的生活,也能看到自己的影子。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