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海洋環境保育,科技部協助學界成立「台灣海洋聯盟」,作為跨領域平台,國立台灣海洋大學今日舉行揭牌儀式。校長許泰文表示,未來將透過各界專家意見,凝聚共識,運用科學研究及科技,實現永續發展理念。
聯合國將2021至2030年訂為「海洋科學永續發展十年」,台灣去年10月即籌組台灣海洋聯盟,並策略三大面向,包括 「完善海洋基礎調查」、「提升海洋關鍵科技設施」及「跨域整合海洋永續研究」,以海大為中心串聯台灣大學、成功大學、中山大學及中研院等學術與研究機構,並橫向鏈結海委會、農委會、漁業署等單位,跨域整合海洋永續研究。
許泰文指出,未來將透過聯盟發展海洋永續資料庫、培養海洋專業人才,讓海洋生生不息。海保署長黃向文提及,要劃設海洋保護區,並解決海洋酸化、珊瑚白化等問題,需仰賴海洋資訊的收集,讓科學為社會所用,另鼓勵女性參與海洋科研的行列。
聯盟召集人海大教授蔣國平說,聯盟將持續建構自主永續的研發生態系,提前布局海洋前瞻科學與關鍵技術,今年目標為「推動海洋觀測網」、「建構以科學為基礎的海洋管理路徑」,以及「建置國家資料庫系統與資料分享體制」,包含擬定立體海洋觀測網標準作業程序、推動我國海洋碳中和管理架構等。
台灣海洋聯盟依不同海洋主題細分為,海洋環境永續組、海洋觀測技術組、海洋法政及教育組等。蔣國平期許,聯盟未來可提供完善海洋知識,分享科研成果,以學術界為主軸,搜集數據了解台灣海洋現況,根據結果做出評斷準則及政策建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