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10日舉辦「時代之變、世界之問」─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理論與實踐研討會分論壇。與會專家學者聚焦大變局下的國際體系變革與世界秩序重塑。
清華大學戰略與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教授達巍指出,一方面是中國的崛起,使得世界大國力量對比與國際格局出現變化;另一方面,西方國家試圖對中國等國的崛起進行反制,這導致過去所熟悉的國際秩序正面臨重組或解體。隨著舊有的國際秩序的解體,中國可能將遇到巨大的挑戰。
上海復旦大學國際問題研究院院長、教授吳心伯認為,過去十年,國際體系和國際秩序的變化速度在加快,隨著中美戰略競爭的展開,對現有國際體系的改革越來越困難,難以達成共識。特別是從特朗普執政以後,美國想要通過重構國際體系來排擠或者邊緣化中國。而政治、經濟體系的碎片化趨勢在進一步發展,也都表明要對現有的國際體系進行改革是越來越困難。
吳心伯呼籲,中國國際體系戰略就要進行相應的調整。首先,中國還是要繼續維護以聯合國爲中心的國際體系。其次,要把建設新的國際政治、經濟與安全機制提到第二位,把改革放到第三位。
他解釋,因爲改革越來越困難,所以中國現在要更加注重建設,要多做加法,比如要發展金磚國家合作機制,要建立多種形式的經濟與金融合作機制,還要發展和構建新的區域安全合作機制,包括在新興領域的合作機制等。
吳心伯強調,重視國際體系建設的意義在於,爲現有的國際體系補充新鮮血液,使國際體系的機體更加健康,推動國際體系往前走,而非倒退;使其更好地反映發展中國家和新興經濟體的利益訴求;在美國戰略遏制和打壓的背景下,增加中國在國際事務中發揮作用的平台。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