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最實用的公設則以「垃圾處理區」最受青睞,有超過8成民眾票選為最實用公設冠軍,其次為「郵件包裹收發區」,獲得近7成民眾認同,而許多大樓標配的「健身房」則位居第三。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執行長張旭嵐表示,每個人對於居住生活品質要求略有不同,許多豪客就喜歡社區有游泳池、三溫暖,不過由於「休閒娛樂型設施」使用頻率因人而異,且管理和維護成本較高,加重管理費負擔,對於一般型的購屋族來說相對不划算,才會登上CP值最低的公設。由於現代人工作忙碌,且網購發達,垃圾處理和包裹收發,對於朝九晚五的上班族而言,這些「民生服務型」的公設使用率高,相關設備建置就顯得更加重要。
國內新案公設比多在30%以上,不過統計顯示,有近6成8的民眾認為20%以下才合理,而認為公設比30%以上合理的不到1成!
台灣房屋集團趨勢中心經理李家妮表示,公設佔比高低,牽涉到實際能使用到的室內坪數,購屋族當然期待越低越好,不過因為從2005年開始,建築法規新制規定,包括8樓以上建築需設「雙安全梯」,11樓以上需有排煙室等,因此之後新大樓法定必要公設,皆比早期建築多了3~5%,加上現今建商多規劃多元的休閒公設吸客,目前新大樓建案公設比33~35%已是市場平均值,等於有約1/3的購屋預算是用在買公設上,如果購屋族偏好低公設物件,可鎖定透天、公寓或屋齡20年以上的中古華廈大樓,實用性更大。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