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訊》報導指出,大陸「爛尾樓」事件愈演愈烈,數十個省分、一百多棟爛尾樓的買方聯合拒絕繳納房貸,造成脆弱的大陸房地產雪上加霜,恐將釀成金融系統性風暴的說法甚囂塵上。多位基金經理人如今已棄守大陸房地產債,投資人如持有含大陸房地產債的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更應緊盯大陸房市後續發展。
根據《財訊》報導,大陸嚴打炒房和高槓桿投資,讓大陸建商倒閉事件時有所聞,大陸房地產債2021年底也開始出現違約潮。今年狀況更慘烈,像是美國ETF─Global X MSCI大陸房地產類股ETF(CHIR),除了近1年慘跌4成外,也受到爛尾樓事件波及,至7月15日截稿為止,單週淨值下跌近8%。
不只如此,群益全球策略收益金融債券基金經理人徐建華指出,市場對於房地產債券近期都不太想「buy in」(買進),就算體質穩健的房地產公司,債券價格表現也不理想,顯示大陸房地產債券已經出現資金信心不足與流動性的問題。
根據彭博資訊顯示,最大5家民企地產商恆大、碧桂園、融創中國、雅居樂、世茂集團的美元債券票息雖然有3~12%的水準,但價格都只剩下1~2成的面額。碧桂園和雅居樂雖然尚未違約,但今年都有債券即將到期,償付能力令市場相當擔憂。
根據《財訊》報導,柏瑞亞太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施宜君也認為,從去年開始,政府對房地產企業危機的處理速度過慢且政策力道不足,導致房地產企業違約未能有效止血,大陸政府如何處理此次停貸事件,對大陸房地產業的生存有著相當重要的影響,而在政策未公布落實之前,維持對大陸房地產債謹慎的看法。
一直以來,亞洲或大陸的非投資等級債券市場中,以大陸房地產公司發債籌資最為積極,且因利率非常高,使得相關基金幾乎不可避免會配置大陸房地產債券,也成為拖累近期績效的因素之一。
像是近1週績效表現最弱的宏利中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5月基金月報的前10大部位中,就有1支是近期傳出有爛尾危機的中駿集團;表現第2差的聯邦永騰亞洲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光是前10大持股,就有近1成的比率,重押在旭輝控股、碧桂園兩檔大陸房地產債上。
《財訊》報導指出,比較明顯有變動的是,野村亞太複合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5月月報持有綠城中國控股約2.08%,是第10大持債部位,然6月月報已未再見。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