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特首李家超接受港媒訪問時確認,港府決定縮短入境檢疫日數,但具體方案仍待討論,他同時強調,香港與大陸和海外的通關互不排斥,兩者都會全力推動。談及港人近年外移,李家超稱香港有長久的人口遷徙歷史,不會以「移民潮」形容現況。
香港《信報》今(1)日刊登對李家超的專訪。對於何時鬆綁邊境,李家超透露,港府即將公布一項措施,是縮短檢疫日期以減低旅客回港的不便,但縮短多少天,目前有待跟醫務衛生局、醫管局審視各方數據後再作決定。
談到與大陸的通關問題,李家超指出,與北京一直保持溝通,雙方若要達成任何「連繫」,需先建立互信基礎,而基礎不能只顧及自身利益,要讓北京覺得「你不會背叛我的利益」,其次要視雙方有何共識,例如現階段同意如何逐步打開方便之門。
李家超強調,香港作為對外開放型社會,很明白令香港保持競爭力的其中一個要點是跟國際接軌。那麼港府應先與國際「接軌」?還是先跟大陸「聯繫」?李家超回答這問題時沒有二選一,稱「兩方面都要做的、沒有矛盾、應該全力推動。」
李家超並稱,港府目前首要應研究如何盡快把不同限制減至最低,讓香港恢復正常社會經濟活動,重拾競爭力,「做得到的就即刻做、盡快做、不要等」。但他坦言,即使染疫人數短暫下降,防疫措施短期內仍很難大幅放寬,政府需務實處理;也不希望因為疫情反彈,令防疫政策「突然走回頭路」、經常忽鬆忽緊,這只會使民眾混淆。
報導還提到,過去兩年經香港機場的淨移出人口高達30萬人次,不少評論都認為香港再現移民潮。李家超回應稱,香港是開放城市、有長久的人口遷徙歷史,人口「出出入入」十分普遍,每個人離港的背景不同,有出於學業、個人發展或家庭等理由,他不會以「移民潮」形容現況。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