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評書對上京劇,近期評書家葉怡均和國家文藝獎得主魏海敏合作,以評書《楊家魂》為魏海敏演出的《捧印》作前導,展現不同的傳統表演藝術之美。

葉怡均表示,京劇與評書藝術結合的演出形態,過去曾有先例,「但表現方式不同,多是在京劇中設置說書人角色,以傳統方式將折子戲與折子之間相互串連、讓故事更加完整。」

受到魏海敏邀請,葉怡均除了擔任《楊家魂》的劇本改編,同時邀請演奏家侯廣宇、張士能參與演出,動用5件樂器以上渲染氛圍,將楊家將忠魂不死、幽幽飄蕩於人間的冤屈與情境,帶觀眾穿透陰陽兩界,為《捧印》做一個特別的前導。葉怡均表示,「除了能有新嘗試外,也希望透過聯演的形式,讓分屬京劇、曲藝不同族群的戲迷,得以交流、了解、互相喜愛。」

《楊家魂》登場人物眾多且全是男性角色,包括佞臣潘仁美、清官寇準、七郎楊延嗣的鬼魂、宋太宗、陰曹判官與鬼卒等,說書人1人分飾多角且無道具,短時間內詮釋陰狠、怨憾、清廉正氣等不同情緒,必須取其神,相當耗嗓且不容易。音樂則使用了笛、大笛、把烏(巴烏)、葫蘆絲與琵琶等樂器,賦予不同角色及情緒,如:笛音緩訴七郎的冤屈、葫蘆絲則象徵陰曹判官、琵琶則代表人間正義獲得昭雪等。

#評書 #京劇 #葉怡均 #魏海敏 #楊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