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富蘭克林證券投顧統計資料顯示,風險趨避情緒、殖利率攀升加上利差擴大,使得非投資級債今年上半年表現創近20年來第三差紀錄,僅次於金融海嘯及新冠疫情爆發。
對於非投資等級債後市展望,富蘭克林旗下西方資產團隊投資長暨美盛美國非投資等級債券基金經理人肯尼思·里奇認為,在供應鏈瓶頸趨緩、實質可支配所得下滑使物品消費放緩、存貨增加,加上房價與利率攀升使住宅負擔能力降低等等因素,有利舒緩消費者物價指數持續上行的壓力,預期多數國家通膨可望在下半年趨緩,聯準會政策緊縮程度可能不需如市場預期大,利率波動趨緩下,下半年利差型債市表現可期。
肯尼思·里奇進一步指出,以非投資級債利差水準550點與40%回收率估算,隱含的五年累積違約率達37.8%,高於1970年來的最差情況時1992年的34.1%,顯示目前市場可能已過度悲觀,歷史經驗顯示,大幅度的資產價格下跌後,往往跟隨著強勁的報酬表現。
法人建議,在高通膨、景氣前景不明朗、貨幣政策仍具挑戰的環境下,若要布局債市,建議投資人可採取「雙高」策略,也就是高評等投資級債加高殖利率水準且違約率預期仍低的非投資級債。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