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貿易戰,及俄烏戰爭的衝擊下,人民幣國際化與減持美債的聲音在大陸內部時有所聞。但大陸學者認為,中國經濟發展與美元體系可謂相互需要,但也不忘強調,人民幣應當與其他全球貨幣共同約束美元貨幣體系「過度彈性」與「過度特權」問題,讓美元體系公平、負責些。
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黨委常務副書記、國家發展與戰略研究院研究員王晉斌、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博士研究生厲妍彤日前在「中國宏觀經濟論壇」(CMF)撰文指出,由於美元占全球外匯儲備的比例依然達到近60%,中國持有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也說明中國是美元儲備體系、美元資金全球大循環的重要參與者,也因此是美元體系運行的重要參與者。
文章稱,中國對外貿易、投資都和美元有著密切的關係。中國深度融入全球化的過程也是和美元一路相伴的過程,中國的經濟發展也需要美元貨幣體系。
不過,文章也直言,文章直言,美元存在「過度彈性」問題主要體現在,作為全球主導性貨幣,但美元供給與收縮幾乎完全依據美國國內的宏觀政策而定,缺乏國際協作;而「過度特權」問題則指,美國依靠美元體系在為經常帳戶融資同時,透過大量對外投資負淨頭寸獲取投資收益來彌補經常帳戶赤字。
文章呼籲,人民幣應該與世界其他經濟體的貨幣一起,共同約束美元貨幣體系的「過度彈性」與「過度特權」,促使美元貨幣體系變得公平一些,負責任一些。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