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院會今(25日)通過112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院長蘇貞昌表示,「預算規模史上最大,還債金額22年來新高!」自2018年起已連續4年歲入歲出賸餘都超過千億元,110年更達近3000億元,因此所蓄積的財政量能,得以支撐國家未來發展所需,明年度歲入2.55兆元及歲出2.71兆元的預算數,均較今年大幅成長,規模史上最大。

蘇貞昌表示,在明年度總預算與前瞻建設第4期特別預算中,「少子女化對策」整體經費規模突破1000億元,達1088億元,較今年增加280多億元,成長35%;「教育經費」3488億元,較今年增加220多億元,「長照經費」649億元、「住宅經費」358億元。每一項都是史上最高的預算,充分展現政府從小顧到老的決心,支持年輕人、扶助弱勢,減輕育兒與長照家庭負擔的用心。

他強調,明年所編列的還債金額1110億元,是22年來最高,預估至明年底累計債務未償餘額占比31%,將較今再減少0.8%。

此外,為持續推升經濟發展動能,確保臺灣能在疫情過後繼續向前邁進,明年度的「公共建設」預算規模近6000億元,較今年度大幅增加近1460億元,成長32%;「科技發展」預算規模也達1777億元,較今年增加180多億元。

蘇貞昌表示,為守護國家安全,明年「國防」整體預算規模達5863億元,也創下歷史新高,較今年增加7百多億元,成長近14%。為促進國家永續發展,持續朝2050淨零碳排目標努力,明年政府也編列682億元推動「淨零轉型」,較今年增加近300億元、成長近77%。

蘇貞昌表示,為持續促進地方均衡發展,明年中央對地方整體協助財源達5773億元,較今年增加610多億元,比起2016年蔡總統剛上任時更足足增加超過1550多億元。透過這樣的挹注,實現國中小冷氣電費與維護費、偏鄉學校中央廚房的維運費都全額由中央補助,也持續落實學校午餐使用在地可溯源食材等共同性重大政策。

蘇貞昌強調,下周立法院新會期即將開始,後續配合立法院審議預算時程,請各部會首長務必確實掌握所管各項重要政事,熟稔自己部會的施政計畫及預算編列內容,對外要能清楚論述說明,亦應主動與立法院朝野各黨團及委員妥為溝通,避免預算遭重大刪減、凍結,影響施政成效。

#預算 #億元 #蘇貞昌 #規模 #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