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航港局將在中秋過後9月13日舉辦國際郵輪論壇,邀請國內外郵輪業者、旅遊業者以及各縣市政府一同研討後疫情時代的郵輪行程規劃,迎接0+7國門解封後的郵輪市場。
疫情在2020年初爆發,指揮中心在2020年2月6日宣布國際郵輪禁止靠泊我國國際商港;航港局考量國內疫情獲控制在同年7月訂定鬆綁程序,在禁止國際郵輪靠泊的期間,有條件開放無載客郵輪靠泊,且該郵輪須至少14天以上無靠泊國外港埠,才可來台加油、加水及民生物資補給。
經過Omicron的疫情,指揮中心防疫策略不再以「清零」為目標,目前防疫政策為兼顧防疫、經濟及社會運作。由於原先條件嚴格,航港局已啟動檢討程序,在彙整CIQS(海關、證照、人員和動植物檢疫、航空港口保安等)單位和郵輪相關船務代理業者意見後,預計9月上旬將簽報指揮中心有條件開放「載客郵輪」(旅客不下船入境),靠泊我國際商港進行加油、水及民生物資補給。
交通部運研所指出,郵輪經濟產值鏈主要包括:一、旅客消費,如餐飲、飯店、商品採購、旅遊景點門票、陸空交通等;二、郵輪到港的消費,如油料添加、碼頭泊位使用費、進出港引航費用、海上必需的食品採購費用、海上必需的日用消費品、淡水添加等;三、郵輪建造維修。官員說,雖然在補給採購費用遠不及旅客觀光產值,但仍是港口回溫的第一步。
根據港務公司統計,2019年郵輪靠港共有671艘次,共有105萬人次,為近年新高;港口郵輪收入2.8億元,占港務公司總收入的比例僅1.4%,主要是郵輪停泊收入、旅客服務費及旅客服務機械使用費等。惟2020年、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逐年下降,2021年郵輪相關收入只剩下約3,500萬元。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