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經濟部和業界消息人士透露,企業投資計畫很快地會遭到擱置。
讓德國商界領袖惱怒的是,他們沒有獲得足夠的意見徵詢,並且經濟部的提案可能對德國企業產生重大影響。
他們在與經濟部長哈貝克(Robert Habeck)的一場會議上提出反擊。在9月21日的一場視訊會議中,雙方沒有得出結論,但兩名與會者揭露了會議部分內容,顯示出企業高層對政府努力調整對華關係的焦慮。
據兩名消息人士透露,與會者包括化工大廠巴斯夫(BASF)、德意志銀行、西門子等的管理高層。
經濟部拒絕對此次會議提出評論。部長哈貝克所屬的綠黨,長期以來一直主張對中國採取強硬態度。哈貝克在九月曾表示,在貿易問題上將對中採取更強硬態度。
一位與會者和一位政府消息人士表示,經濟部提出的投資審查建議,是為了限制特定技術的轉移,並且避免在某些產業增加對中國的依賴。
德國政界和高層基本上已達成一致性意見,認為德國需要降低對中國的經濟依賴,因為他們擔憂工業間諜、不公平競爭或侵犯人權的行為;中國方面則強烈認為,這些擔憂是沒有根據的。
但商界人士表示,癥結在於明年即將面臨衰退的經濟之時,如何能不造成更大損害,同時之間要減輕對中國的依賴,又不引發北京方面的反彈。
兩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與會人士表示,在與部長的會晤中,大型企業領導人試圖明確表示,他們對中國並不幼稚,他們希望擴大在中國的業務,同時加大現有業務的力度。
哈貝克表示,將繼續與工商業界進行對話,並計畫在明年第一季再舉行一次會談。
中國在2016年成為德國最大的單一貿易夥伴,2021年佔德國2.6萬億歐元貿易額的近10%。
但即便是在前總理梅克爾多次訪中期間,蜜月也在逐漸消退中,因為執政的共產黨逐漸加強了對社會和經濟的控制。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