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ETF資金流向,持續對跌深股市有所期待,最近一周整體股票型ETF淨流入140.81億美元,主要流入美國股市89.39億美元,其次為全球型、亞太持續流入20.45億美元、11.42億美元,但對歐洲和日本持續淨流出。產業ETF淨流入前三大為科技、能源和通訊,淨流出前三大為公用事業、工業及主題型產業。

富蘭克林證券投顧表示,根據FactSet統計,已公布財報的20%史坦普500企業中,72%獲利優於預期,低於過去五年平均,今年第三季史坦普500大企業獲利預估成長1.5%,較6月底預估的9.9%下調,將是2020年第三季以來最低獲利成長率。11大產業中僅四個產業獲利預估維持正成長,以能源類股為最大貢獻者,若扣除能源類股,史坦普500企業獲利預估將下滑4.9%。

考量企業面臨景氣放緩、成本上升及強勢美元等諸多不確定性,企業獲利下修風險仍高,美股評價恐持續承壓。後續可留意基礎建設、公用事業產業、美國股利成長型股票基金等抗景氣循環題材,生技或科技產業短期波動仍大,建議採取長期定期定額策略參與創新商機。通膨仍有壓力,Fed繼續升息,股市恐仍有震盪風險,建議現階段股票配置宜側重價值與品質兼重的防禦性產業。

美盛基礎建設價值基金經理人尼克.蘭利指出,在利率上揚推升資金成本的環境下,看好上市基礎建設股票評價面較便宜的優勢,可望持續展現較低波動特性。公共政策(重視能源供應安全)及財政政策(推動低碳經濟轉型),將為基礎建設產業帶來長期順風。

尤其美國通膨削減法案(IRA)是美國史上最重要的氣候立法,預期將加速產業轉型。預估2050年之前全球發電量將是現在的2倍以上,需要大量增加各種發電及電力傳輸基礎建設投資。

#全球 #大量 #億美 #ETF #史坦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