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指出,大陸計畫斥資1430億美元(折合新台幣約4.3兆)扶持半導體產業,以降低對外依賴。但專家表示,如果大陸晶圓製造廠要趕上台灣和韓國,需要的不僅是數百億美元的投入。
外媒《國際商業時報》報導,全球管理學教授莫里森(Allen Morrison)和布萊克(Stewart Black)說,在過去20年來,大陸為減少對國外半導體的依賴,已經投入數百億美元的資金,這也顯示其困難有多高。
他們表示,儘管大陸晶圓製造商在先進半導體小有進展,但仍對台、韓有著高度依賴,直至2022年,大陸進口的先進晶圓中,台灣佔90%的供應,韓國佔10%的供應。此外,台積電、三星和英特爾都將在近幾年投產3奈米晶圓,而且都不是在大陸生產。
教授們認為,大陸在先進晶圓的生產上遠落後於台灣,且補貼企業的資金對現況的作用微乎其微。
電子製造數位平台營運商MacroFab執行長Misha Govshteyn表示,拜登政府對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禁令效果立竿見影,嚴重衝擊其半導體產業。他說,除了設備的禁運外,最嚴重的是限制美籍員工與大陸客戶進行項目,影響不僅限於美商,而是全世界。
莫里森和布萊克表示,如利揚晶圓這樣的大陸晶圓廠仍比台積電、三星等落後許多,目前專注更舊的製程技術,但他們認為,大陸需要先進製程才能降低對外依賴,且在航太、AI人工智慧等領域與陸企一起於2025年實現「大陸製造」。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