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縣低海拔山區濕地和溪流,有豐富的蜻蛉目昆蟲生態,縣府農業處從2019年起委託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執行蜻蛉目特定物種棲地調查研究計畫,經過6年走遍各鄉鎮市完成調查,在台灣最新公佈蜻蛉目有16科88屬161種,竹縣調查就多達14科71屬117種,並將出版「蜻蜓竹跡」圖書,成為全國唯一出版蜻蛉目生態圖書的縣市。
縣府農業處長傅琦媺指出,蜻蜓從海邊到山上一年四季都有,也是環境指標生物,只在環境優良濕地、埤塘或流溪生下稚蟲(水蠆)才能生長,羽化成蟲短的1月個月,更有長達1年。蜻蜓是觀察環境生態的指標之一,如果棲息地的水質不好或者受到汙染等,蜻蜓很容易死亡導致數量減少。
縣府為調查縣境內的蜻蛉目,從2019年起持續向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爭取補助經費,辦理新竹縣蜻蛉目特定物種棲地調查研究計畫,委託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執行,由協會總幹事劉創盛帶領專業團隊進行調查,於不同時節及棲地環境進行撈捕,並以專業相機及鏡頭拍攝,紀錄各種蜻蛉目物種和水蠆分布。
農業處每年將該協會的調查資料,製成生態展板、標本、蛻殼、水蠆活體及動態影像紀綠,在植樹節等相關活動進行互動式導覽,讓民眾近距離觀察蜻蜓及豆娘生命蛻變的過程,認識蜻蜓和豆娘的差別?蜻蜓點水的原由等,讓大家了解濕地生態保育的重要性。
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歷經6年的調查,發現縣境內14科71屬117種成蟲,收集到90種以上水蠆分圖檔,其中以縣轄關西鎮「茄苳窩」濕地蜻蜓物種最豐富,調查拍到「長鋏晏蜓」、「鉤尾春蜓」及 稀有的「鉤鋏晏蜓」等80種蜻蛉目成蟲及水蠆,成果豐碩。
傅琦媺表示,今年計畫進入第6年,將把新竹縣生態休閒發展協會所收集到豐富的蜻蛉目生態資料,預計年底出版「蜻蜓竹跡」生態圖書,並會利用縣府和社團網路等方式進行生態宣導,讓民眾透過精美的攝影作品,欣賞平常只能匆匆一瞥的美麗蜻蜓及豆娘,共同為保育付出一份力量。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