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區素來以食農教育聞名,當地多所學校將食農教育融入課程,讓學生親身體驗農作的樂趣與辛勞。特別是金美國小,進一步深化食農教育,強調學生從「田間到餐桌」的全過程學習,透過實地種植與社區合作,培養學生珍惜食物與尊重農業的態度。
金美國小的食農教育不僅限於課堂,更是讓學生接觸在地資源、培養生活態度的重要方式。校長陳癸伶指出,透過與彩田友善農作、春雷環境學社的合作,讓學生親身體驗稻米的生長過程,孩子們不僅學會農作知識,更體會到農夫的辛勞,學會珍惜食物。另外,家長共同參與農作活動,促進親子間的互動與共學。這樣的學習模式使孩子們不僅在學術上有所成長,也能對環境與社會產生更深的連結。
金山區的食農教育已深植於多所學校的日常課程中,除了金美國小外,三和國小、中角國小等學校也積極推動學生參與稻米種植和收割,讓孩子們從小學會尊重自然與農業,並在食物教育中建立永續發展的思維。
金山區學校的食農教育不僅是一種知識傳授,更是一種關乎生命的教育,透過實作與體驗,學生們學會珍惜土地與農民的辛勤付出,這樣的教育模式不僅在金山區生根,更成為台灣食農教育的典範。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