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每年約有4萬人急性缺血性腦中風,雖然急性期救治得宜,都能救得回,然而患者痊癒後,三高因子控制成績卻普遍不理想,反而容易再中風高風險者。健保署署長石崇良今天宣布,將把曾經中風者,不論大、小中風,都納入個案管理,由個管師追蹤管理健康,全台估計一年約43.6萬人可受惠,最快明年上路。
石崇良表示,從健保就醫資料中發現,相較於曾經發生心機梗塞的患者,痊癒後都非常注意後續的追蹤與治療,腦中風者卻不然,尤其是「小中風」者,常不以為意,後續都沒有在追蹤血脂、血糖、血壓的控制,往往導致再度發生一次中風。
為了針對這群高風險對象,避免再度發生中風,減少殘障,石崇良表示,明年起規劃腦中風病人出院,納個管師管理。第一步將先分類,針對心血管疾病的復發與得病風險高低,從零到五,分為六級,例如只要曾經中風、曾經心機梗塞者,都是極高風險;接著會訂出相對應的治療指引與藥物使用方式。
至於執行方式,石崇良說明,將把風險最高兩等級中的中風個案,包括曾中風者,不論大、小,住院開始就連結個案管制,出院後則納入個案管理,由個案管理師定期追蹤血脂、血糖等標準,直到達到穩定為止。他預估人數大約43.6萬人。
至於所需經費,台灣腦中風學會理事長連立明預估,由個管師介入管理,全台花費約1億元,但每年可降低3.1%再中風危機,減少1200多人再中風。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