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台約1.2萬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過半為兒童、青少年,需終生仰賴胰島素注射與血糖監測。醫師指出,第一型糖尿病出現年輕化趨勢,且7成可能併發酮酸中毒或嚴重低血糖,年紀越小越嚴重,長期下來憂鬱症風險也提高,呼籲給付要更長期、社會也要給予更多支持。

台大醫院小兒內分泌科主治醫師童怡靖說明,第一型糖尿病是自體免疫疾病,可能由環境因素誘發,例如腸病毒、新冠病毒。發病特徵與第二型糖尿病相同,但會出現「多吃、多喝、多尿、體重減輕」症狀。

據統計,每年約有380名新發生個案,全台約有1.2萬名第一型糖尿病患者,有6成為兒童及青少年,發病高峰集中在10~14歲,但0~9歲上升明顯,有年輕化趨勢。其中,約7成初診即併發酮酸中毒,3成以上曾發生嚴重低血糖,年齡越小越嚴重。

今年8歲的偉偉,3歲時在澎湖旅行時突然昏倒,緊急送到急診,發現是急性酮酸中毒,確診第一型糖尿病轉入加護病房。偉偉媽媽說,即將升小學時,學校更曾以「照顧困難」為由婉拒,所幸現在的小學校長、老師和同學都很溫暖,校護也有照顧經驗,期望社會完善相關教育。

偉偉今天也出席活動,活蹦亂跳的他分享,自己已能自主測血糖、打胰島素管理病情,還主動向同學分享糖尿病知識。他說,一開始打針很怕,也覺得自己跟別人不一樣,其他小朋友不用打針、測血糖,但他了解是因為胰島素不夠、需要治療,久了也就習慣了,班上同學還會提醒自己。

童怡靖說明,第一型糖尿病併發症中,最多為酮酸中毒,嚴重恐導致腦水腫致死;次高為低血糖,小朋友多動,可能不自知,造成潛在腦損傷、學習障礙,因此家長應提高警覺心。由於第一型糖尿病無法痊癒,患者終生需仰賴胰島素注射與血糖監測。

童怡靖表示,患者一年內平均要進行1460~3650次血糖監測、胰島素注射約1460次,等於一天至少打針4次,平均下來患者一天要花192分鐘處理血糖相關問題,久了可能疲倦、有壓力,患者憂鬱症比例較高,青少年情緒問題盛行率為一般人3倍。

第一型糖尿病治療部分,童怡靖指出,健保目前給付胰島素、一天4次血糖監測以及一年最多2次連續血糖監測,至於胰島素幫浦、胰島素輸注系統,健保則未給付,期望未來放眼國際,讓給付更長期全面。

中華民國糖尿病衛教學會理事長歐弘毅表示,第一型糖尿病不只是個人疾病,而是整個家庭都要一起照護,大多家庭需自費每月4000元以上耗材費用,胰島素幫浦未納入健保、單機價格超過20萬,對一般家庭是沉重負擔,期望未來政府給予更多協助,減輕病友負擔。

#糖尿病 # 第一型糖尿病 # 兒童 # 胰島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