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型專班的搜尋結果,共31筆
為因應全球化浪潮下營建產業人才需求,並為集團的永續經營佈局,亞昕集團十月三日宣布,攜手國立中興大學,成立全國首創的「土木工程國際專班」,共育跨國營建專業人才。
為因應全球化浪潮,營建產業的人才需求孔急,亞昕集團3日宣布,攜手中興大學,成立全國首創的「土木工程國際專班」,招收9位的印度及印尼學生,雙方合作成為全國唯一提供碩士學位且為國立大學級別營建類科系的新型專班。
為積極響應教育部推動的「促進國際生來臺暨留臺計畫」(簡稱:新型專班),聖約翰科技大學於114學年度成功開設8個「新型專班」,結合雙聯學制、企業參與及境外招募機制,吸引來自印尼12所大專技職校院參與合作,共同為臺灣產業鏈培育具備實務能力與語言優勢的國際專業人才。
113學年度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於今明兩日在天主教輔仁大學舉行,會議以「培育AI人才、永續教育未來」為主題,會議首日,邀請國立政治大學李蔡彥校長發表專題演講「AI與人文社會的跨域融合」,強調人文素養在AI時代的重要性,並分享政大推動人文AI的課程規劃與研究實踐,培育具人文關懷的跨域人才,推動大學轉型與永續發展。
為吸引優秀外籍生來台讀書及留台工作,教育部與國發會攜手推動新型專班,但招生情況低迷,113學年秋季班總計366人獲得獎學金資格,春季班註冊132人,註冊率僅1成多,連續2季註冊率不到2成。專家認為,全世界都在搶人才,台灣作法有點一廂情願,沒有掌握各國情況跟想好配套措施,政府應跨部會重新檢討法規,也應該把目的定義更明確。
台灣國際文教創新交流協會今日公布《2025國際招生藍海趨勢報告》,國際學生留學熱門領域,資訊通訊科技自前年的第5名,今年躍升至第2名,僅次於商管領域,顯示資通訊科技吸引力正在快速增長,與全球人工智慧趨勢,以及相關科技人才的需求增加有關。
教育部從113學年起推動「新型專班」,由國內大學與企業簽訂產學合作計畫,共同規畫課程並赴海外招生。教育部表示,「新型專班」113學年春季班共核定22校62專班預計招收1092人,不限招生國別,各校刻正辦理招生,將於明年1月下旬確認錄取結果。
政府推動新型專班,希望吸引專業人才來台,以因應台灣少子化與缺工問題,大葉大學獲教育部核定5班,預訂招收112位學生,將在明年2月開課,大葉大學繼日前與越南胡志明市的4所高專、中專簽約,再與越南歸仁高專簽署合作協定書,培育符合產業脈動與新時代需求的人才。
隨著國內經濟復甦,帶動人才需求,惟少子化趨勢,導致目前產業界普遍面臨「缺工」問題。為了解決缺工問題,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臺南分局(以下稱園管局臺南分局)繼臺南、嘉義地區,日前於雲林祥圃良作工場辦理「媒合國際生及僑生企業實習聯合說明會」,邀請虎尾科大、雲林科大、中正大學、吳鳳科大、南華大學等學校攜手出擊,共同招攬國際優秀人才。
面對全球搶人才,國發會主委劉鏡清指出,國發會的實際執行有三大方向:一、國際白領、綠領人才需求大,以放寬法令為方向,實際作法草案11月送進立法院;二、針對海外大學生及僑生的新型專班,入選人才需學習中文,企業提供每個月1萬元生活費,來台就讀二至四年,企業留才二至四年;三、國際人才遠距工作平台,設立海外基地(HUB)綜合管理人才介接,第一波以東歐、美西地區為目標,也能服務台商。
因應台灣少子化與缺工問題,教育部與國發會今年擬定「促進國際生來台暨留台-國際產業人才教育專班」(簡稱新型專班),其中,大葉大學獲教育部核定5班新型專班,預訂招收112位學生,將在明年2月開課,今(29)日與越南胡志明市的4所高專、中專簽約合作,鼓勵4校學生來台,培養符合國內產業需求的人才。
半導體大廠超微(AMD)21日拜會經濟部長郭智輝,雙方洽談甚歡。AMD也表態,有意在高雄亞洲新灣區、台南沙崙綠能科學城2處設研發中心,進行異質封裝、矽光子、AI晶片等各種研發,預計今年內進駐。同時也會與台灣的大學及業者合作,擴大研發能量。
聖約翰科技大學與越南外語工藝高專及越南外語、技術與工藝中專兩所學校簽署姐妹校合作備忘錄,攜手開設新南向國際專班,為企業育才。越南學生在學期間可前往佳世達科技實習,除了取得大學學歷、習得一技之長,更有機會進入上市公司工作。
為搶到國際頂尖人才,行政院推動「國家人才競爭力躍升方案」,目標2028年延攬外國專業人才達12萬人,其中新南向國家被視為一大重點。官員指出,來自新南向國家的外國專業人才佔比已超過5成5,先前鎖定新加坡、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澳洲等國家攬才,今年底計畫前往印度班加羅爾,盼說明台灣的機會和優勢,進一步延攬優秀人才。
大貿易商重出江湖!上任滿兩個月的經濟部長郭智輝接受《中國時報》專訪,有感於中小企缺行銷單打獨鬥,宣布將推動成立「大貿易商」,由4家民間公司籌組設立,資本額40億,由國發基金注資入股25%,帶中小微企業拓銷海外,一年做400億生意。
明新科技大學15日舉行112學年度畢業典禮,以流行文化用語「一起‧走花路」為主題,象徵「一路繁花踏來‧夢想一路生花」祝福畢業生踏入社會能如花綻放,迎向美好燦爛人生。校方特別請來年輕人喜歡的創作饒舌歌手婁峻碩擔任畢典歌手演唱,一起歡送祝福2千1百多位畢業生。
佛光大學華語中心接受外交部台灣獎學金受獎生已有13屆,總培訓學員共計348名,5月29日何卓飛校長率國際處陳尚懋國際長、華語中心余信賢主任、沈珮甄秘書等人,拜會巴拉圭駐華大使館費卡洛閣下,除了感激長久以來巴拉圭學生對佛光大學的信任,推薦優秀的莘莘學子來台,學員們受獎五年,第1年研習中文,第2至4年求取學士或碩士學位。
賴清德總統在就職演說中對大陸喊話「學位生來台就學,一起追求和平共榮」,而教育部長鄭英耀今天在立法院表示,明年將會公布陸生碩博士班及學士班招生簡章,讓陸生可以在明年7月起來台讀學位。
教育部113學年起將推動「新型專班」,由國內大學與企業合作到海外招生,學生2年可領44萬元。立委13日質詢說,這計畫外籍生可領很多錢,對國內學生來說有相對剝奪感,也擔心發生「打黑工」現象。教育部長潘文忠回覆,會提出契約範本明訂外籍生打工與實習的界線,避免「打黑工」事件再發生。
教育部將從113學年起推動「新型專班」,由國內大學與企業合作到海外招生,學生2年可領44萬元。立委今質詢說,這計畫外籍生可領很多錢,對國內學生來說有相對剝奪感,如果他們又打「黑工」,爭議更大。教育部長潘文忠說,會提出契約範本明訂外籍生打工與實習的界線,並避免「黑工」事件再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