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科大醫師祁偉廉指出,死亡野鳥候鳥包括赤頸鴨、小水鴨、尖尾鴨等雁鴨,還有小環頸鴴、東方環頸鴴、赤足鷸等水鳥及蒼鷺等,死亡數量超過300隻,近日如未全面清除屍體,短時間恐怕造成中毒事件擴散,盼相關單位趕緊清除斃死鳥,避免屍體腐敗,或其他鳥類啄食中毒。
高雄市野鳥學會總幹事林昆海說,今年記錄到的雁鴨比去年少,其中小水鴨減少幅度更高,從去年8452隻減少為6609隻。他指出,鳥類是環境指標,鳥類大量死亡反應環境品質下降,值得人類關注。他指出,這次高屏溪的中毒事件為例,最大的原因仍是排放汙水造成汙染、魚類死亡後細菌增生,導致鳥類誤食死亡。
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說,今年天候異常,中南部日夜溫差大,死亡魚蝦容易腐敗產生肉毒桿菌毒素,目前已請高雄市動保處、慈愛動物醫院和屏科大共同協助,並請第七河川局加強巡守通報。
#屍體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