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全球AI的搜尋結果,共2,683筆
全球AI基建浪潮持續擴張,輝達等重量級客戶大舉拉貨,帶動台灣AI供應鏈訂單暢旺,台積電、鴻海等龍頭企業受惠明顯,相關ETF也水漲船高。
機械產業面對中低階市場因大陸低價機種崛起襲捲國際市場,高階機種又因匯率問題遭遇日本步步進逼,海內外市場訂單大幅流失,臺灣機械公會呼籲政府應給予機械業喘息的空間,站在維持產業存續及保全國家重要實力的戰略角度及時伸出援手,讓國內機械產業能夠站穩腳步,重新再出發。
台股近期呈現高檔震盪走勢,市場關注2026年行情展望。玉山投顧、玉山投信11日舉辦年度展望會,看好資金行情延續及AI需求發酵,將持續帶動上市企業獲利創新高,挑戰5兆元大關,推算2026年指數高點有機會挑戰30,500點。
科技巨頭亞馬遜在10月28日宣布裁減約1萬4000名員工,裁員集中在人力資源、AWS(Amazon Web Services)營運和Alexa語音團隊等部門。這個數字比早先媒體預估的3萬人要低,雖然官方仍未發布正式公告,但裁員確實已經發生。對亞馬遜而言,這不光是成本削減,更是一次生產邏輯的深層轉換。
光焱科技近年積極切入半導體領域,尤其鎖定高速成長的矽光子(Silicon Photonics, SiPh)量測市場,轉型腳步正式加速。公司預期,矽光子相關設備最快2026年起便會開始對營運帶來明顯貢獻,並目標三年後矽光子營運比重將超越既有的科研市場(科學研發及教學市場),成為光焱下一階段成長主軸,也象徵這家從太陽能科研設備起家的設備廠,正式跨入全球半導體供應鏈的核心戰場。
綠色能源雖需求孔急,卻面臨來源處處障礙。全球用電大戶在各國掀起強化碳捕捉與封存(CCS)技術的落實,從電力領域創造減碳貢獻,達到乾淨能源的目標。全球首套針對配置CCS設施的「火力電廠去碳電力監測與核算國際標準」(簡寫PAS 247)11月中旬將在台灣公布,環境部、英國在台辦事處首度攜手,亦吸引美、日及國際能源與產業業者齊集。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旋風式訪問台灣,除了參加台積電運動會外,主要是督促台積電對輝達明年的新產品Rubin GPU能供應更多的晶片。黃仁勳所創造的AI風潮,將輝達的市值推上5兆美元,也帶動美國的經濟、股市熱潮;對台灣的經濟成長、GDP、整體出口,以至AI供應鏈業績,都有正面效益。
全球AI基建浪潮持續擴張,輝達等重量級客戶大舉拉貨,帶動台灣AI供應鏈訂單暢旺,台積電、鴻海等龍頭企業受惠明顯,相關ETF也水漲船高,以永豐智能車供應鏈ETF(00901)來說,此次配息金額為每股2.8元,以11月10日淨值27.12元計算,年化報酬率達10.31%。
科技巨頭亞馬遜在10月28日宣布裁減約1萬4000名員工,裁員集中在人力資源、AWS(Amazon Web Services)營運和Alexa語音團隊等部門。這個數字比早先媒體預估的3萬人要低,雖然官方仍未發布正式公告,但裁員確實已經發生。對亞馬遜而言,這不光是成本削減,更是一次生產邏輯的深層轉換。
第21屆桂台經貿文化合作論壇今天(11日)在廣西南寧舉行開幕式。論壇以「共享AI時代新機遇,推進未來合作新發展」為核心主題,兩岸企業家峰會台灣方面秘書長尹啓銘、大陸全國台企聯總會長李政宏分別發表致詞,深度解讀廣西發展優勢與合作機遇,呼籲台商台企把握關鍵時機,深化與廣西在AI產業、東協市場拓展等領域的協同合作。
AI股熱到發燙,輝達、台積電等獲利超預期,雖然有AI泡沫雜音,但價值投資達人股海老牛認為,AI股是真的有獲利,不像網路泡沫時只有大餅,才能股價一直漲,建議可投資主動式AI ETF,一網打盡全球AI股,主動的好處是搶到「下一棒」,才能魚頭、魚身、魚尾全吃到,只是要注意主題集中和波動大等2大風險,建議當衛星配置,成為衝高資產的神隊友。
市場消息:美國聯準會持續於10月會議降息半碼,雖12月未必會降息尚未確定,但因整體OECD指標仍持續往上,經濟長期展望仍無虞。而因本次屬預防性降息,根據歷史經驗,降息後未來三到六個月後平均台股指數漲幅6%~8%水準,加上傳統第四季屬台股旺季、平均漲幅3%~4%水準,預料貨幣政策將驅向寬鬆以降低借貸成本,整體對股市及個股評價仍為正面幫助,預期未來台股及美股仍可同步走高。
受到評價面和經濟不確定性等因素環繞,不安情緒影響股市。回顧全球股票型基金資金流向,根據EPFR等統計至11月5日止近一周,美國股票基金淨流入居冠、金額為196.24億美元、其次依序為亞太不含日本19億美元、全球新興市場13.65億美元。
輝達將於北士科T17、T18基地設立總部,北市府正與持有地上權的新光人壽進行解約程序,針對雙方合意解約的「分手費」,10日市府已將新壽履約支出成本結算彙總表送至北市議會備查。據結算表指出,支出成本經市府委任會計師進行「盡職調查」(Due Diligence)後,確認新壽的履約已支出成本項目總額為44.3億餘元,議會預計於12日審議。
半導體IC測試設備廠鴻勁(7769)預計11月27日轉上市掛牌,上市前現增發行新股1萬8330張、對外承銷1萬6497張,其中1萬3198張,將於12~14日以底價1196元競拍、18日開標,剩餘新股將於17~19日公開申購,每股承銷價暫訂1495元,並於21日抽籤。
台灣基金市場年底掀起新一波募集與核准熱潮。根據投信投顧公會和MoneyDJ資料統計,近期已有多檔新基金陸續開募或完成募集,題材橫跨美債、多重資產與AI科技等主流領域,顯示投信業者加速卡位2026年行情。其中,ETF仍是市場主力,主動式ETF更展現強勁成長動能,在台灣基金市場中正快速竄起。
臺南紡織70年了!南紡董事長侯博明表示,世上會有永遠 的企業,但沒有永遠的產業,企業要生存就要勇於突破、不懼改變。南紡要成為百年企業,除紡織本業,還要走出更大格局。
外資調升AI供應鏈個股的動作百花齊放,不管個股業績成長是正在進行式、還是未來式,外資券商投研雷達全面點兵,都讓AI股投資熱度不易降溫。
近期台股再度受到國際因素干擾,根據美國人力資源公司於6日發布的最新報告,美國10月份裁員人數高達153,074人,創下過去20年同期最高紀錄,引發市場擔憂情緒,因應盤勢變化,統一投顧分析師陳立委新一輪選入,精確(3162)、創見(2451)、銘異(3060)、光聖(6442)、中石化(1314)五檔,兼納電子、非電族群。
全球生成式AI市場正快速擴張,根據工研院統計,市場規模將從2023年的113億美元,成長至2028年的519億美元,年均複合成長率(CAGR)高達35.6%。其中,亞洲展現強勁的追趕勢頭,預估CAGR達41.7%,成為帶動全球生成式AI發展的關鍵動能。工研院產科國際所產業分析師林建良指出,生成式AI正從技術驗證階段邁向應用落地的關鍵時刻,應用範疇快速擴展至行銷、金融、製造、醫療、教育與創意產業等多元領域。麥肯錫研究顯示,生成式AI不僅將推動企業營收成長,更將重塑知識密集型產業的生產力模式,引領營運走向智慧化,同時帶動勞動結構與職能重組。林建良強調,生成式AI的崛起象徵全球產業正式邁入智慧經濟新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