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戰俘營的搜尋結果,共44筆
今年8月8日由依據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滿載數千名英國戰俘之日本武裝商船里斯本丸,在浙江省舟山群島海域被美軍潛艦石斑魚艦(USS Grouper)擊沉後,東極島中國漁民冒死營救戰俘之人道援助歷史事實,所拍攝劇情片《東極島》在中國大陸首映;目前收視票房相當可觀,隨後該片預計將在澳大利亞、紐西蘭、馬來西亞、美國、英國以及香港陸續上映。
丹娜絲颱風狂風肆虐,台南災情慘重,台劇重要拍攝場景的鹽水岸內影視基地也遭「吹毀」,其中又以斥資逾2億元打造的《斯卡羅》片場災情最慘,該場景也提供《嘉慶君遊台灣》、《牛車來去》等電視劇使用,由於後續尚有其他劇組要拍攝,台南市文化局已緊急聯絡廠商,盼能盡快搶修復原。
美媒22日揭露,從19世紀初至1970年代,至少有3104名美國土著兒童被從家人身邊帶走,強行融入社會,最後死於美國的寄宿學校。這一數字是美國政府估計的3倍。
隨著〈APT.〉洗腦順耳的韓流音樂席捲全球,忍不住隨節奏舞動的同時,韓國獨特的酒桌遊戲也進入大眾視野。國家影視聽中心為呼應主題節目「請回答!韓國近代史經典電影選」,將於12月28日舉辦「韓情末末」年末派對,市集搭配歌舞表演讓你天冷不畏寒流來襲,優質選片與KPOP音樂、舞蹈表演不間斷。
最近北韓派上千名士兵赴俄羅斯,以參加對烏克蘭的戰爭。對此,烏克蘭軍方特別透過「投降熱線」,發布一段1分鐘多的影片說,已為北韓俘虜準備寬敞的房間,同時三餐提供肉類、蔬菜、麵包等食品,勸北韓軍趕快投降。
10月10日為中華民國國慶,113年前的當天,革命軍起義推翻清朝,當時距離晚清實際統治者、慈禧太后葉赫那拉氏(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逝世僅有3年。根據許多史書記載,慈禧太后生活奢華,她的陵墓「普陀峪定東陵」裝飾、陪葬品極為豐厚,可說是座「黃金陵墓」,但在1928年時遭軍閥孫殿英盜掘,毀損嚴重。
歷史劇《聽海湧》以台灣人視角看二戰中台籍戰俘監視員的故事,雖是基於歷史而展開的改編故事,但報導文學作家李展平對於中華民國派駐北婆羅洲領事的情操被扭曲汙化,大感痛心。公視11日表示,「《聽海湧》劇中所有人物皆為虛構,並非針對單一著作或特定人物進行改編。」
筆者觀看公視最近播出《聽海湧》歷史劇,對劇組導演任意竄改歷史,醜化卓還來大使夫婦,將其汙名化一事,深感痛心,藉此論壇秉筆直言,讓真相大白。
二戰德國納粹和日本皇軍惡貫滿盈已經是歷史定論,深入人心,當公視影集《聽海湧》海報使用今天日本電影都不敢展現的形象:一名皇軍士兵莊嚴致敬,看在世人眼中多麼令人作嘔想吐,等於招引同盟國無數的槍口對準自己。
二戰德國納粹和日本皇軍惡貫滿盈已經是歷史定論,深入人心,當公視影集《聽海湧》海報使用今天日本電影都不敢展現的形象:一名皇軍士兵莊嚴致敬,看在世人眼中多麼令人作嘔想吐,等於招引同盟國無數的槍口對準自己。
由吳翰林、黃冠智、朱宥丞及施名帥、連俞涵等人主演的臺灣首部二戰懸疑劇集《聽海湧》,上周六(8月31日)播出最終集,劇迷紛紛表示哭爆:「淚如海湧!」該劇被盛讚是「臺劇新標竿」,被看好將橫掃明年金鐘獎,觀眾也盤點《聽海湧》最終集5大心碎名場面以及在社群引發「3大現象」。
臺灣首部二戰懸疑劇集《聽海湧》上周六(8月31日)播出最終集,劇迷紛紛表示哭爆:「淚如海湧!」該劇被盛讚「臺劇新標竿」、預言將橫掃明年金鐘獎,觀眾也盤點《聽海湧》最後一集幾乎可列為教科書的5大名場面以及《聽海湧》在社群引發「3大現象」。
5歲就出道拍戲的朱宥丞,在《俗女養成記》飾演「小蔡永森」走紅,近年則被網友稱是「小楊勇緯」,15歲的他,最近在二戰懸疑劇集《聽海湧》飾演臺籍戰俘監視員的小弟新海木德(德仔),為照顧家人而謊報年齡到南洋當兵,小小年紀就目睹、經歷戰爭的殘暴;戲外的他也有早熟的靈魂,演了《聽海湧》後更是確認目標與方向,「我現在非常明確知道,以後就是要當演員。」
施名帥在《聽海湧》從駐婆羅洲中華民國領事淪落為戰俘,和連俞涵是夫妻。他認為這次演出是一大挑戰,必須使盡全力去找到角色精髓,坦言:「演完差點半年不想工作。不是走不出來,而是在演出過程中思考生命和角色責任感、想傳達的內容。看到自己的渺小,有點懷疑自己能不能勝任作爲一個演員的工作。」他在劇中不只要學泉州同安腔的閩南語,還要用英文和周厚安對話,他也刻意學習當時華人講英文的方式,「甚至聽蔣宋美齡的演講,讓角色的外在條件更能說服觀眾。」
由吳翰林、黃冠智、連俞涵主演的公視戲劇《聽海湧》將迎來最終回,吳翰林飾演的臺籍戰俘監視員,對戰俘們始終有惻隱之心,在戰爭最後的大轟炸,想帶著連俞涵飾演的戰俘撤退,只見兩人全身沾滿灰泥塵土,連俞涵虛弱的模樣令人憂心不已。
由吳翰林、黃冠智、連俞涵主演的公視戲劇《聽海湧》將迎來最終回,吳翰林飾演的臺籍戰俘監視員,對戰俘們始終有惻隱之心,在戰爭最後的大轟炸,想帶著連俞涵飾演的戰俘撤退,只見兩人全身沾滿灰泥塵土,連俞涵虛弱的模樣令人憂心不已。
公視出品劇集《聽海湧》播出第2周後口碑持續掀起激讚浪潮,收視在串流平台表現亮眼,公視+、Hami Video 蟬聯全站冠軍7天,也在LINE TODAY追劇聲量榜衝上本週冠軍。該劇剪輯指導高鳴晟則認為《聽海湧》其實是一部「美少年受難記」,短短5集看見無數俊美青年在戰爭受苦、改變,從一開始帶著笑容與信心參與戰爭,逐漸地神情變得凌厲,甚至犯下瘋狂暴行。
被譽為「時代劇女王」的連俞涵,在公視出劇集《聽海湧》飾演落難的領事太太,成為戰俘之後淪為洗衣女工,也是她首次飾演母親。劇中她遭受各種暴行,先是被抓進戰俘營後進行全身檢查、接著被日軍以言語戲弄、用槍指著頭,甚至被拖行5公尺,為此吃了不少塵土,獻出螢幕最虐演出,但她卻十分享受,笑說:「像在演特務。」
自民進黨執政後,不斷喪失邦交國,儘管總有一些國際右翼分子,加上一些日本幫閑文人幫台獨打氣,不過現實中台灣漁船進入日本宣稱主權的海域,日本政照樣扣船重罰,「台日友誼」並不存在。
自民進黨執政後,不斷喪失邦交國,儘管總有一些國際右翼分子,加上一些日本幫閑文人幫台獨打氣,不過現實中台灣漁船進入日本宣稱主權的海域,日本政照樣扣船重罰,「台日友誼」並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