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关于「AI泡沫」的讨论在华尔街持续升温,许多金融界权威人士纷纷警告,大型科技股的估值飙升与市场集中现象,让人联想到20多年前的网路泡沫。不过,曾精准预测90年代末市场崩盘的传奇策略师克拉夫(Charles Clough)却认为,这一轮科技股涨势的本质与当年不同。
泡沫疑虑过头了
克拉夫曾于1987至1999年间担任美林集团全球首席投资策略师。他指出,市场对科技泡沫的忧虑过头了。如今的科技巨头具有强大的商业模式与稳定获利能力,使其对经济衰退的抵御力远高于上世纪的网路企业。他从宏观角度分析,目前市场流动性更加稳健,将持续支撑股价表现。他表示,投资人对「泡沫重演」的担忧,根本是「问错问题」,「大家总以为会重蹈覆辙,但世界已经和以前不一样了,尤其是资本市场,早已今非昔比。」
多位分析师对市场广度收窄发出警告。AI题材带动的涨势几乎集中在少数科技巨头手中。数据显示,儘管标普500指数自7月初以来上涨近10%,但目前仍只有不到一半成分股的价格高于50日移动均线,明显低于7月初超过8成的比例。此外,标普500指数的预估本益比为22.7倍,明显高于过去10年的平均值18.8倍。投资者对估值偏高保持警惕,担心若AI投资主题降温,整体指数可能面临回调压力。
克拉夫并未否认估值的警讯,但指出牛市中估值上升属正常现象,不必过度解读。他认为,外界总是会关注科技股的估值,而且永远都会如此,然而由少数龙头股领涨的牛市格局并不罕见。
市场2大真正风险
克拉夫强调,市场的焦点应放在经济与企业基本面,而非仅是指标数字,同时提醒,真正可能成为股市上涨阻力的并非估值或市场集中度,而是2项更根本的风险——其一是美国联准会(Fed)政策失误导致经济成长大幅放缓;其二是青年就业恶化带来的社会结构问题。
数据显示,16至24岁劳动族群的失业率在8月升至10.5%,为2016年以来除疫情期间外的最高水平。克拉夫表示,「如果真有风险,那就是世代之间可能出现某种社会分裂。未来10年左右,我们必须正视并应对这个问题。」
儘管如此,克拉夫对美股长期走势仍持正面态度。他拒绝对年底行情给出明确预测,但指出「年底上涨」往往是市场惯性现象,「如果能着眼长期并耐心等待回调或抛售,我确实认为一两年后股市必将站上更高位置。」
多家机构同步乐观
在关于「AI泡沫」的讨论甚嚣尘上之际,多家华尔街大行也相继表态。美国量化投资巨头AQR Capital Management联合创办人Cliff Asness认为,美股估值虽高,但尚未达到可以被视为「泡沫」的程度。花旗资深美国市场股票策略师Drew Pettit则指出,短期市场疲软属预期之内,但AI的基本面故事依然稳固,反而提供逢低布局的契机。
摩根大通市场情报团队主管Andrew Tyler领导的分析师预测,标普500指数有望于短期内强势突破7000点大关,意味着将从当前水平再上涨3%。他们认为,美股牛市仍建立在强劲的美国经济、企业获利成长与关键逆风消退的基础之上。
发表意见
中时新闻网对留言系统使用者发布的文字、图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权利。当使用者使用本网站留言服务时,表示已详细阅读并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规定:
违反上述规定者,中时新闻网有权删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锁帐号!请使用者在发言前,务必先阅读留言板规则,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