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帝國為了拓展國土,經常南征北討,免不了大規模的軍事鬥爭,尤其是逐水草而居的遊牧民族,大部分都是極具機動性的騎兵,作戰時僅攜帶足夠食用的糧食,因此能夠長時間保存的各式肉乾和乳酪備受他們青睞。特別的是,他們在移動的過程中,會將生肉放在馬鞍下,用馬的汗液來醃製食物。

俗話說民以食為天,行軍時更要吃飽才有力氣打仗,但是生火做飯不僅浪費時間,炊煙更可能暴露自己的位置,因此古代騎兵偏愛將營養價值高且方便攜帶的的乳酪和肉乾作為軍糧食用。在紀錄「匈人」的飲食中,經常被提起的「馬鞍醃肉」,其原理就是將生肉放在馬鞍下,在長時間的騎行過程,從馬匹滲出的大量汗液中獲取鹽分,進而醃製生肉。

再者,放置在馬鞍和馬背中間的生肉,因為兩者不斷的摩擦碰撞,也能讓生肉的肉質變得更加鬆軟。

文章來源:今日頭條
#古人 #行軍 #生肉 #醃肉 #馬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