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公權是唐朝著名的大書法家,後世經常將他和顏真卿並稱「顏柳」,是歷代書法楷模,有著「顏筋柳骨」的說法。大陸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去年10月進行道路工程時,意外挖出3座唐代墓葬,且在其中發現柳公權為堂妹夫所撰書的墓誌。

根據《陝視新聞》報導,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去年10月在西安市長安區挖出3座唐代墓葬,其中最重要的發現,就是從一座墓葬中出土了由柳公權撰文書寫的墓誌,長76.7公分、寬77.1公分、厚14.5公分,墓誌共寫了1769個字,並且根據內容確定墓主的姓名為嚴公貺,他是唐代詩人,也是柳公權的「從父女弟」,意即堂妹夫,嚴公貺去世後,由71歲的柳公權親自為他撰書墓誌銘。

報導指出,嚴公貺墓誌是現存唯一經考古挖掘、由柳公權晚年撰書的墓誌,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指出,這方墓誌不僅補充了嚴公貺的出生與死亡年份、仕宦經歷等資訊,也完善了馮翊嚴氏的家族譜系,還有嚴公貺與河東柳氏的姻親關係,同時也為研究柳公權的書法藝術提供重要資料。

2021年在西安棗園北路也曾出土柳公權真跡,稱作「唐楊承和神道碑」,西安碑林博物館原館長、研究館員趙力光推測,柳公權書寫這座碑文時,年齡應該為59歲左右,正是柳體形成的時候。

大陸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在微博發文指出,未來可能還會挖掘出許多柳公權真跡,因為他在當時非常有名,雖然酬金不便宜,但長安城的人如果父母過世,卻沒有請柳公權書碑或撰寫墓誌,就會被視為不孝。

#柳公權 #墓志 #嚴公貺 #真跡 #陝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