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盛(2249)受惠於北美客戶報復性拉貨潮,第四季起營收跳增,估計在手訂單金額逾2,000萬美元、能見度達明年6月以後,產線全面加班趕工。法人樂觀湧盛今年EPS可達4.5元,明年力拚6元高峰水準。
湧盛董事長萬正在表示,準備投入第三結構平台產品開發,以提升產品覆蓋率與自製率,達到提升市占與獲利能力的成效。
湧盛去年12月登錄興櫃,預計明年上半年送件申請轉上櫃,若順利,最快明年下半年可以上櫃。
湧盛是全台最大車用壓縮機出口商,主要經營AM(售後維修)市場。受惠於中美貿易戰美國客戶轉單效益,湧盛去年營收大增逾35%達21.33億元新高,毛利比2018年增加1.5倍之多,稅後淨利1.07億元,EPS達6.01元,遠高於2018年的2.51元。
今年受疫情拖累,第二季客戶下單量減,導致湧盛上半年營收10.10億元、年減約29%,稅後淨利0.64億元,EPS為3.22元,不若去年上半年的5.43元亮麗。
但隨歐美市場解封,AM車用壓縮機最大市場美國報復性訂單從9月開始出現,推升湧盛營收暴衝,10月營收年增34%、11月年增89%、12月更估將年增餘倍,讓湧盛第四季業績篤定創同期新高。
由於AM車用壓縮機需求最高峰落在夏季,國外經銷商客戶提前半年備貨,往年湧盛年度業績最高峰都落在1月,上半年獲利占全年成績的九成之多,這波報復性的拉貨潮,湧盛產線滿到明年中,讓明年湧盛的獲利前景看多。
法人指出,疫情讓全球汽車市場受創,但新車銷量降低,民眾延長使用現有車輛,對AM零件需求增加,加上中美貿易矛盾持續,美國客戶轉單效益不減下,湧盛明年營收獲利可望優於今年。
惟新台幣近期大幅升值對湧盛帶來匯損壓力,此外,海運缺艙位、缺貨櫃的問題若無法有效舒緩,也將壓抑部分業績成長力道。法人估,明年湧盛每股獲利將在5~6元間。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