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蘭縣天候多雨潮溼,還在背負龐大債務的縣府,經費資源遠不如其他縣市,但在縣府交通處等相關人員用心努力下,連續4年獲交通部「公路養護評鑑」全國第1名,另外在內政部「市區道路養護管理暨人行環境無障礙考評」,也連續2年獲評為全國縣市型第1名,可見道路管考施工方式有一套,包括管理e化、人手孔蓋管制與計畫性挖掘整合等可供各方參考。

宜蘭縣因獨特地理位置,長期處在多雨潮溼環境,致使水分容易侵蝕並造成路面裂化破損,成了宜蘭縣道路施工及維護面臨的難題。

縣府交通處表示,為能及時掌握「道路健康」危害訊號,透過精進管理手段,全面推展道路管理e化,並採取人手孔蓋減量管制與計畫性挖掘整合,進一步減少路面產生侵蝕弱面,另藉由定期巡查和系統性道路平整度、裂化指標檢測及有限財政資源,適時辦理預防性、緊急性和整體性改善,有效提升道路安全品質。

此外,縣府在2017年至去年間積極爭取中央前瞻基礎建設,推動「道路品質計畫」,從上位計畫資料建置到管考機制,層層把關執行,並合理檢討重新分配道路和人行空間,重視行人用路權,期望不僅是道路平整,也能營造人本友善的道路生活空間。

#管理 #資源 #計畫 #道路 #計畫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