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部長王國材宣示台鐵3年後朝企業化轉型。但到底要如何轉型?國民黨立委曾銘宗說,王國材應該說明清楚,台鐵企業化方案的內容為何,企業化的目標又是什麼?
曾銘宗指出,所謂「企業化」其實是很模糊的概念,台鐵現在形同行政機關,企業化之前可能得先「公司化」,公司化之後,人事跟會計是否會鬆綁?是否會有KPI的概念?王國材的企業化有包含這些嗎?他究竟想透過企業化達到什麼目標?
曾銘宗也提醒,台鐵要走向企業化,牽涉甚廣,包含多項財產變更登記,涉及退休金,員工也會有意見,光是公司化可能都要搞個3年,何況有些改革與人事總處、考試院、主計總處等單位都有關係,這部分由誰來主導?
曾銘宗認為,台鐵企業化最重要部分是將政策負擔與企業營運分開,比如偏鄉小站的運輸服務,過去是政策主導,但在企業化後,是不是政策服務由政府補貼,除此之外的部分由台鐵自負盈虧,台鐵要設法達到損益平衡。
民進黨立委陳歐珀說,台鐵帳面負債約4000多億,但據他了解,應該只有2000多億,這些債務有其歷史背景及因素,若有需要,中央應該協助。
陳歐珀指出,要解決台鐵的財務問題,開源和節流是重點,他也主張要修《鐵路法》第21條,讓台鐵的經營可以更靈活。
既然行政院與交通部已定案走向企業化,未來應該會朝多角化方式營運,相信台鐵的財務狀況會有所改善,不需要太過擔心。
綠委陳亭妃則說,王國材已承諾「如果改革台鐵沒有成功,我會下台」,就尊重台鐵及後續提出的改革方案。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