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國商會公布「2021台灣白皮書」,針對台灣在強化供應鏈、加速數位轉型、成立主權基金拓展影響力 及能源等議題提出看法與建議。
在強化美台供應鏈合作上,台灣美國商會認為,若沒有採取行動強化供應鏈的韌性,將可能容易受到來自地緣政治、或大流行病、駭客攻擊等全球危機衝擊。
白皮書建議,台灣需要跨界合作與公私協力的夥伴關係,以確保安全、可靠的供應鏈,例如政府可採取激勵措施,鼓勵更多台灣企業參與包括於華盛頓特區舉辦的「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 Investment Summit)」等類型活動,從而幫助台灣企業在海外市場運作。
另台灣美國商會也呼籲政府成立主權基金,因目前中央銀行運用外匯存底的保守方式,無法滿足台灣當前迫在眉睫需求,例如人口老化與突如其來的全球事件,放眼世界主權基金將有助於解決上述問題並提升台灣全球能見度,一舉兩得。
今年台灣美國商會首度提出「台灣商業計畫」,魏立安和美國商會會長金奇偉(C.W. Chin)均強調,這是一項具有變革性、透過6項策略路徑以強化美台經貿關係的策略計畫。第一個策略路徑已在最近雙方宣布重啟「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後獲得實現。
魏立安表示,台美復談TIFA,預估將提到許多新舊議題,舊議題包括醫療器材、農業、零售業等;新議題則有拜登政府注重的綠能、勞動議題,樂觀看待台美洽簽BTA。
另計畫中也呼籲美國國務院擴大去年11月啟動的「經濟繁榮夥伴對話」(EPPD),涵括更多民間企業參與;並籲請美國商務部與台灣經濟部共同發展公私協力平台,提升雙邊經貿交流,促成台灣商業計畫的最終目標,也就是簽訂BTA。
魏立安強調,美台關係正朝向積極正面的方向發展,台灣需跨界合作 強化供應鏈包括:重啟TIFA對話、呼籲美國擴大雙邊經濟繁榮夥伴對話、發展美國商務部與經濟部的公私協力平台、納入新的多邊經貿對話、簽訂美台租稅協定,及最終達到簽署美台雙邊貿易協定。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