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事殯葬工作11年的禮儀師李政陽,從小看阿嬤為喪家縫製孝服,長大後念南華大學生死學系畢業,投入這個行業,學以致用,看似順理成章,其實曾遭家人反對;但他抱持尊重生命、陪伴家屬療癒心情的理念,終於獲得肯定。
李政陽是屏東人,來嘉義求學、結婚後定居嘉義,入職禮儀公司從菜鳥助理做起,殯葬禮儀因不同宗教信仰會有差異,他跟著前輩邊做邊學,用心傾聽家屬的需求、細心地操辦、耐心地溝通、臨場機靈應變,升級當禮儀師後,待遇豐厚穩定。
李政陽說,這個行業常常三更半夜接到案子,服務往生者、悲傷或情緒激動的家屬,他是用陪伴、輔助的想法,和家屬共同辦理治喪,而在這個過程中家屬心情可以慢慢紓解;尤其疫情三級警戒期間,不能公祭,把家祭辦得溫馨,幫家屬與往生家人好好告別,格外有感。
做禮儀工作多年,李政陽見識不少家庭故事,有親人糾紛戲,更多是溫暖故事,也有玄妙親情。有次他經辦一位老太太的後事,老太太有4名女兒,晚年都由長女及次女照料生活起居,她遺留20多件昂貴首飾珠寶,4個女兒輪流在她靈前擲筊分配,最後竟都是長女及次女擲到獲得。
李政陽常被問到從事殯葬業是不是八字重比較適合?他說,最重要的是心態正確,對往生者存有敬畏心,秉持是替他完成人生最後一程的專業態度,並扮演好溝通的橋梁,依不同宗教、習俗找到合宜的執儀人員,協助家屬好好與往生者道別,安頓家屬的情緒。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