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問我,為什麼會決定祕密籌備圓山組黨?」被老黨外視為「民進黨助產士」的游錫堃說,回顧35年前的初衷,「我想,是宜蘭精神賦予我的使命感。」
在民進黨創黨前夕,祕密籌備「圓山組黨」計畫的「一九八六黨外選舉後援會」,召集人就是游錫堃;在組黨當天,他擔任會議主席主導了會議節奏,讓「黨外選舉後援會」的會員大會順勢走完組黨程序。
回顧開會前一天,游錫堃說,為了保密,他連對太太、家人都不敢提起這件事,行動前還把妻兒接到台北的省議員會館同住,一家四口擠在兩張單人床,只因為「萬一明天國民黨抓人,至少還有機會向家人說再見。」
游錫堃表示,他的故鄉宜蘭一向具有反對運動的政治傳統。他從政之初,在國民黨威權體制下,對家鄉先輩蔣渭水生平所知有限,只知這個人曾經創立「臺灣民眾黨」,但因為他是繼郭雨新、林義雄之後的宜蘭黨外第三棒省議員,對郭、林兩位的事蹟則知之甚詳。
游錫堃說,第一棒郭雨新於1960年在省議員任內參與雷震組黨,第二棒林義雄於1979年在省議員任內參與美麗島政團,他們畢生獻身民主,積極推動組黨,是他景仰、學習的典範。身為第三棒的他,在省議員任內一直尋找參與組黨的機會,並始終堅持一個信念:若有機會參與籌組新政黨,即使因失敗而失去自由或生命,亦將引為畢生的光榮。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游錫堃說,民進黨的誕生,是無數人辛苦奮鬥、犧牲奉獻、用自由與生命換來的。
圓山組黨是經過公政會、編聯會論述、倡議、推動多年,及「一九八六黨外選舉後援會」事前妥為規畫並出其不意,絕非臨時起意,也不是蔣經國主導或默許的。
回憶35年前民進黨的創黨歷程,游錫堃說,身為「一九八六黨外選舉後援會」召集人,是法律上的實際負責人,是當天的大會主席,在會中討論組黨時,以大會主席授權終身職立委來主持會議,如果組黨失敗,責任仍是逃避不了的。之所以選擇義無反顧、勇往直前,純粹因為這是任何一個台灣人的歷史責任,「天地厚我,夙願得償。」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