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資金乾坤大挪移,人潮、錢潮轉向航運股,長榮、陽明、萬海、華航及長榮航「運輸五虎將」8日成交值高達942.26億元,占台股比重達24.69%,市場約四分一的資金集中在這五檔。

摩根大通證券與本土大型投顧法人同聲叫好長榮,甚至調高目標價重回200元大關之上,中信投顧則看好華航受惠運價調漲、客運量回升在即,初評「增加持股」;海空雙雄合體進擊,帶起族群大吸金行情。

航運股當沖強強滾,長榮及萬海8日當沖比達62.4%及69.02%,陽明、長榮航及華航也高達42.41~52.37%,然外資仍賣超長榮、陽明及萬海5,518~12,447張,投信則大舉回補航運股。

長榮第三季每股純益15.15元,優於市場預期幅度超過二成,帶動市場對全年每股純益超越45元的預期信心大振,金控旗下大型投顧研究機構指出,塞港持續運價跌幅有限,長約談判提前有利運價調升,將長榮目標價由200調高到210元,維持「買進」投資評等。

■摩通:長榮營運動能被低估

摩根大通證券指出,長榮第三季營業利益季增85%,幅度比赫伯羅特增長80%、馬士基與中遠海運的增長40%,都還要強勁,同時大幅優於市場預期,顯示經過數輪獲利上調後,市場依舊低估了長榮營運動能,維持目標價245元不變。

投顧研究機構指出,長榮第四季受惠於9月底長儀輪,及年底前另二艘2.4萬TEU船投入歐洲線貢獻運能,預估獲利表現將季增。

目前候港船隻數與天數更勝於3月,法人預期,需二個月以上時間才能消化,且塞港造成產業有效運能降低供貨不及,加上美國9月零售銷售維持月增,待補庫存缺口擴大且時程將延長,維持2022年上半年前貨運需求與運價仍將維持高檔之預期。

康和證券投資總監廖繼弘表示,長榮、陽明以及上市航運指數已站上季線,由於日均量擴量及周KD黃金交叉放大,符合中期反彈條件,要強化中期反彈則將往前波8月24日頸線挑戰及季線上揚,因此未來將有兩種劇本發展,以高檔震盪突破或時間拉長方式,將下彎季線扭轉為上揚,屆時月季線黃交叉的助漲力道更強。

■運價調漲 投顧喊進華航

中信投顧、金控旗下投顧大行同聲喊進華航,目標價最高上看29元,中信投顧進一步說明,供不應求的航空貨運需求,讓華航21架全貨機保有九成以上載貨率,加上航空運價有利華航營收與獲利,本月進一步調漲貨運價格二成,華航營收獲利成長可期。

#季線 #陽明 #華航 #萬海 #投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