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表示三原則是:一、回歸科學檢驗;二、比國際標準更嚴格;三、為國人食安把關。三配套是:一、從「禁止特定地區進口」改為「禁止特定產品進口」;二、針對具風險品項要求雙證證明(即輻射安全證明+產地證明);三、福島五縣食品於邊境進行100%檢驗。
官員強調,政府會具體落實「三原則」與「三配套」,讓國人安心享用沒有健康疑慮的食品,「不會容許核食進口」。
總統府發言人張惇涵7日晚間表示,政府的立場是,以確保國人健康安全為原則,秉持比國際標準更嚴格的科學檢驗,具體落實邊境管制,為國人食安把關,讓國人安心享用沒有健康疑慮的食品。
行政院發言人羅秉成指出,2011年3月11日發生日本東北大地震到現在已有十年,世界各國已紛紛放寬或解除對福島周邊食品的相關輸入管制。時至今日,仍對福島周邊地區「全部食品」禁止輸入的國家,全世界只剩下「台灣跟中國」。
府院皆強調,去(2021)年12月18日的公投結果也顯示,多數國人期待台灣走向世界,參與高標準的國際經貿體系。
行政院8日將舉行「日本食品輸入管制措施」記者會,宣布調整日本福島周邊食品的輸入管制措施,一併說明相關具體調整方案及配套措施,包括政委鄧振中、衛長陳時中、經長王美花、外長吳釗燮長、農委會主委陳吉仲等首長出席。
而陳時中7日在疫情記者會表示,福島食品將走向正常化,我國若開放會在符合科學證據,還有國際規範架構下進行。
食藥署7日晚間公布109年度輸入食品風險分析,針對輸入食品、參考輻射資料進行評估報告,建議管制措施應由「地區管制」改為「高風險管制」。至於哪些食品會列為高風險管制,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還需請專家討論,但我國標準早已訂定,且比其他國家還嚴格。
發表意見
中時新聞網對留言系統使用者發布的文字、圖片或檔案保有片面修改或移除的權利。當使用者使用本網站留言服務時,表示已詳細閱讀並完全了解,且同意配合下述規定:
違反上述規定者,中時新聞網有權刪除留言,或者直接封鎖帳號!請使用者在發言前,務必先閱讀留言板規則,謝謝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