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勞動力大幅短缺,行政院昨天拍板勞動部規畫的「移工留才久用方案」,未來符合在台工作6年、技術純熟、符合一定薪資等3條件,經申請後再工作5年,就可申請永久居留;在我國取得大專學歷的僑外生若符合薪資與技術條件者,亦可由雇主申請在台從事中階技術工作,全案可望4月底前上路。

工總祕書長蔡練生認為,此方案對電子業、製造業、長照產業的人才留用有正面作用。

根據行政院主計總處調查,國內中階缺工13.1萬人,受限於規定,移工在台12年後就要離開台灣,等於白白為鄰近國家訓練中階人才,日本、新加坡都積極提出方案,延攬台灣所培養的外籍中階技術人力。行政院長蘇貞昌說,這樣非常不划算,希望藉由「移工留才久用方案」,目標是在2030年引入資深移工8萬人、僑外生8萬人。

截至去年底,在台移工年資滿6年約20.6萬人,其中產業類移工12.2萬人、社福類8.4萬人。勞動部規畫,開放外人從事中階技術工作對象分為兩類,一類是在台工作逾6年移工,另一類是僑外生。

在留用資格部分,產業類每月經常性薪資應達3.3萬元以上,或年總薪資達50萬元以上,若經常性薪資達3.5萬元以上,則免技術條件。在僑外生部份,首次聘僱薪資須3萬元,續聘回歸則為3.3萬元。

民眾黨立委賴香伶表示,國際間都在搶移工與國際移民,政府開出的條件是否能夠吸引人才,有待觀察。

蔡練生說,在高齡化、少子化趨勢之下,台灣真得需要優秀外來人力,移工可以取得在台永久居留,樂見其成。

賴香伶認為,藍領競爭不分國籍,政府不僅要留住優秀國際人才,對本籍勞工的培訓與待遇也要提高,這是國際趨勢,政府與企業都要一併檢視。

仲介公會理事長黃杲傑則表示,移工來台灣工作目的是「賺錢」而非「移民」,他擔心部分移工拿到「永居」後,會拋棄原雇主,跳槽到其他公司,使得企業聘僱移工的成本會愈來愈高。他認為,在移工取得永居之後應該設置門檻或配套,短期內不能跳槽或跑掉,以利企業或產業的穩定經營。

國民黨立委蔣萬安說,勞動部應就「移工變移民」方案對於台灣勞工受影響人數、對於社會衝擊等問題,提出完整的說明及採取配套措施,以消除社會大眾的疑慮。另外,也應該要辦理完整的台灣產業人力供需推估,通盤檢討產業、就業及移民等相關法制,才能徹底解決台灣產業缺工及移工居留的問題。(相關新聞刊A5)

#工作 #方案 #薪資 #企業 #僑外生